晨光熹微,記憶工坊的木門剛推開,潮濕的空氣便裹挾着桂花香湧了進來。範陽将賬本整齊碼進樟木箱,擡眼便看見蘇晚抱着一摞文件立在門口,發絲被晨露浸得微卷。"省非遺紀錄片的拍攝團隊到了,"她翻開文件夾,裡面密密麻麻列着拍攝日程表,"導演說想先拍老懷表修複的全過程,作為開篇内容。他們覺得懷表這種兼具機械精密性和人文故事性的物件,最能體現咱們修複技藝的獨特之處。而且根據前期調研,年輕觀衆對機械修複過程特别感興趣,希望通過這個内容吸引更多流量。"
話音未落,趙大姐風風火火地推着三輪車趕來,車鬥裡墊着厚厚的棉絮,二十幾隻老懷表在絨布上泛着幽光。"修表匠王師傅交代了,"她抹了把額頭上的汗,從口袋裡掏出皺巴巴的紙條,"這塊琺琅面的懷表最嬌貴,表盤上的彩繪已經有些剝落,清洗的時候千萬不能沾水;還有這塊陀飛輪的零件缺了小半,王師傅說找了很多年都沒配上合适的。另外這隻銀殼懷表,表鍊斷了三節,表蓋内側刻着字,王師傅說可能是個關鍵線索。"範陽戴上白手套,小心翼翼地拿起一隻刻着藤蔓花紋的懷表,表蓋内側隐約可見"民國廿三年制"的字樣。
"拍攝前得先做全面檢測,"範陽從工具櫃取出放大鏡和精密儀器,"阿強,把新淘來的膠片機架好,從檢測步驟開始拍。注意要突出細節,比如齒輪的磨損程度、零件的鏽蝕情況,這些都要清晰呈現。"他将懷表放在檢測台上,随着表盤緩緩打開,内部齒輪的鏽迹在燈光下無所遁形。"發條斷裂,擒縱叉磨損嚴重,"他對着鏡頭輕聲講解,"就像人得了病,得先診斷才能開方。我們要先記錄每個零件的損壞情況,再制定修複方案,這一步就像醫生寫病曆,容不得半點馬虎。"
此時,文旅集團的張總帶着設計師來訪,手裡抱着3D打印的文創樣品。"範先生,我們根據老懷表元素設計了幾款首飾,"他将銀質懷表造型的項鍊和袖扣擺在桌上,"不過在細節還原上,還得請您把關。這款項鍊我們采用了镂空設計,想體現懷表内部的機械結構,但做出來總覺得少了點韻味;還有這個袖扣,表鍊部分的銜接處看起來有些生硬。"範陽轉動着一枚袖扣,目光落在表鍊的紋路:"原物的表鍊是手工編制的麥穗紋,3D打印的線條太規整了。"他從展櫃取出複刻的老唱片U盤,"就像這個U盤的做舊效果,刻意磨損的邊角反而更顯真實。你們可以試試在表鍊部分增加一些手工打磨的痕迹,讓它看起來更有歲月感。另外,首飾的重量也要注意,太重了佩戴起來不舒服,太輕又顯得廉價。"
商讨間,财務支出也在逐項落實。蘇晚翻開筆記本:"老懷表修複預計需要進口潤滑油2瓶,每瓶800元;替換零件定制費用預估3000元。考慮到可能會有損耗,我們多備了10%的材料。"她頓了頓,又補充道,"拍攝團隊的食宿昨天已經結算,首周費用7000元。他們住在附近的快捷酒店,每天提供三餐,因為拍攝強度大,還額外準備了一些點心和水果。"範陽在賬本上仔細記錄,筆尖停頓在"文創樣品打樣費——5000元","讓設計團隊先做三個樣品,根據市場反饋再決定批量生産。我們可以在社區做個小範圍的問卷調查,了解居民的喜好,也可以邀請一些文創愛好者來提意見,這樣能減少成本浪費。"
修複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着。範陽坐在工作台前,用鑷子夾起比發絲還細的遊絲,在顯微鏡下與新零件比對。拍攝團隊的燈光師不斷調整角度,将修複過程的每個細節清晰地呈現在鏡頭裡。"這個微調過程最考驗耐心,"範陽對着話筒解釋,"快一分則過,慢一分則不及,就像寫小楷,每一筆都要恰到好處。遊絲的張力必須精确到毫克,否則懷表就無法準确走時。你們看,我現在要把這根新遊絲安裝上去,首先要固定好位置,然後用專用工具慢慢調整弧度,這個過程可能需要十幾分鐘甚至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