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陳末這個導演,幾個主演反而晚一些才知道最新的票房變化。
倒不是他們不在意,而是他們都有事要忙,還沒來得及關注。
電影第一天上映的時候,陳末包場看電影,請了不少朋友捧場,他們也跟着看了好幾場。
當時幾個人就是激動,因為都是第一次在大銀幕看到自己擔當主角。
除此之外,對票房他們都沒報多大期望,隻希望不要賠得太慘,不然好像有點對不起陳末這個導演,也對不起投資公司。
而興沖沖地看過幾場電影後,他們的情緒也漸漸平複下來,投入了新的工作當中。
高星那頭,彭天宇給他接了一些拍廣告、拍挂曆之類的碎活兒。
2号那天就被趕去幹活了,忙得昏天暗地。
而其餘三個人雖然是圈子裡邊緣的個體戶,但演個男N号這樣的活兒也很多。
更别說林春來和王也還有劇團的工作。
所以3号那天票房逆轉的時候,他們根本不知道。
還是第二天晚上,幾個人接到通知他們路演的電話,一問之下,才猛地知道他們的電影票房爆了!
這對林春來和王也純屬意外之喜,畢竟他們的工作重心還是在劇團那邊。
但對混迹電影圈多年的張振宇來說,這個消息簡直猶如沙漠中的旅人看到綠洲。
張振宇是在片場接到的電話,當時因為還帶着妝,他沒辦法湊近了聽,便開了免提。
當電話裡傳出“單日500萬”的聲音後,他不禁怔然。
然後很快地,他的眼淚就流了下來。
旁邊後場的其他人也聽到了這個消息,都震驚無比地看着張振宇。
看到張振宇臉上的淚,大家有一瞬的不知所措。
直到幾個和張振宇平時交好的人走上前拍了拍他的肩,其他人才反應過來,紛紛道賀。
“老張,恭喜恭喜,這回你揚眉吐氣了。”
“是啊張哥,以後你也是票房男演員了,高升後莫要忘了弟弟們。”
類似的聲音在張振宇耳邊萦繞,他反應過來,趕緊擦幹了臉上的淚。
他露出一個真心的笑容,還帶着一絲局促。
“見笑了,還沒見過這種大場面,情緒有點激動。”
說完又玩笑,“其實說起來也不關我事,咱又分不了那個錢。”
衆人一時又是大笑。
不過張振宇這話說得也不錯。
一般來說,電影演員拍戲都是拿片酬,最終的票房成績的确也算他們的實績,但除了片酬,票房的真金白銀卻落不到他們的口袋。
除了一些重量級的影星能參與票房分賬,例如鄧宇峰那樣的大咖,絕大多數演員參與一部電影拍攝,收入都是片酬。
作為《兩個蠢賊》的第一主演,按照張振宇之前的市價,呈星給了他十五萬的片酬。
作為一部不到三百萬投資的電影,這已經算不錯。
但為什麼說是之前的市價呢?
因為經此一遭,大家都知道《兩個蠢賊》的幾個主演身價都會往上提。
作為主角的張振宇更是第一受益人。
這也是為什麼剛才有人說張振宇是“高升”。
且不說張振宇當時是多麼感慨萬千,他拍完當天的戲,就和劇組請了假,要參加《兩個蠢賊》的路演。
劇組其他人當然也知道了《兩個蠢賊》票房飙升的消息,此時再看張振宇這個已經不紅的昔日童星,就多了幾分慎重。
雖說平時張振宇這種劇裡的男5号請假很難得到批準,但現在今時不同往日,當然也樂得做個順水人情。
請完假的張振宇走出制片人的辦公室,還隐約聽到背後傳來的聲音。
“艹,老張這回撞大運了。”
“可不是,瞧着說話都有底氣了,這人啊……”
後面的話張振宇沒有聽清,但他已不在意。
因為甭管他們怎麼說,都再也無法改變一個事實:
《兩個蠢賊》即将一飛沖天,而他張振宇也不會再是一個十八線電影演員。
正所謂票房在手,笑看瘋狗。票房的确就是一個演員的底氣!
這一刻,張振宇内心擠壓了多年的不忿都煙消雲散。
他邁着輕快的步伐朝前走。
下一站,路演!
十月五日下午13:00點,浩星影院門口。
排隊買《兩個蠢賊》電影票的人排成長隊,後面還源源不斷地有觀衆過來。
盡管院方已經火速加場,但無奈觀衆熱情太高漲,人流量還是大大“超标”。
電影院這邊還不得不出動人手來維持現場秩序。
電影院經理崔大可也在其中。
他倒沒有去維持秩序,而是看着一波波的客流心中暗喜。
早前的時候,聽說上頭買了部投資兩百多萬的電影,還是其他電影院都不要的,作為院方經理,他簡直要被氣炸。
片子拿到手一看,叫什麼《兩個蠢賊》,這名字聽起來就很蠢,更别說裡面的演員他一個也不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