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車上,陳末内心久久難以平靜。
陳逸峰似乎是因為在宴會上喝多了酒,現在倒在車後座呼呼大睡。
他安靜下來,正好讓陳末得以認真回想剛才的那一幕。
上一世,直到死之前,他還在為自己的倒黴而悲歎。
然而,在剛剛看到丁曉仁和那個搶劫犯之後,他猛然意識到一件事。
那就是,上輩子他的死,也許并不是意外!
為什麼當時丁曉仁一定要叫他過去談事,而不是直接在電話裡說?或者丁曉仁也可以到他那裡。
但丁曉仁偏偏要叫他出去。
因為他知道,自己住的那裡安保很好,而如果他過去丁曉仁那裡,就一定會經過那條沒有監控的小巷子。
而且,丁曉仁是在聽說他可以讓張白露開口說實話之後,才讓他出去的。
這是不是說,原本丁曉仁沒想讓他死,但知道他也許有解決問題的方法後,便迫不及待地約他出去,然後……
殺了他!
陳末被自己的推測驚出一身冷汗,同時心裡的怒意也再次飙升。
他自問對丁曉仁不差,還一直把他當做可靠的朋友。
上輩子,他是離開廣告公司後認識的丁曉仁,在一個劇組。
當時他得到一個機會,進了一個電視劇劇組做執行導演。
雖然電視和電影的差距很大,但這也是進入圈子的一個機會,所以陳末還是去了。
在劇組裡,他認識了蜀城影視學院的丁曉仁。
丁曉仁比他大幾屆,是學攝影的,但一直有個導演夢,所以畢業後就來了A城闖世界。
但在A城這種地方,每年兩大影視學院導演系畢業的人都找不到太多機會,他又怎麼可能輕易嶄露頭角。
不過丁曉仁也是會變通腦子活,他混迹影視城,認識了不少人,最後也進了那個電視劇劇組打雜,負責搬搬道具、定定盒飯之類的活兒。
他很有野心,也非常能屈能伸,盡管是個小打雜,也幹得讓别人挑不出毛病。
所以陳末遇到丁曉仁的時候,從某種程度上,在劇組是比他“高人一等”的。
但陳末本來就是個良善的個性,他看丁曉仁平時很勤快,幫忙搬機器什麼的也很小心,不像其他的場務,毛手毛腳,對他的态度又格外好些,也經常在他被導演罵的時候安慰安慰他。
加上當時丁曉仁刻意的接近讨好,他竟然慢慢和丁曉仁熟悉起來。
熟悉之後,陳末才驚訝地發現,這個小小的場務,竟然還是正宗科班出身的攝影,且攝影的功力還行。
那時候,盡管自己也沒有太多機會,但他認識的人還是比丁曉仁要更靠近這個圈子。
他感慨丁曉仁和他一樣“懷才不遇”,就一直帶着他跑組,認識人,兩人還漸漸成了朋友。
不過後來,随着丁曉仁越混越好,成了他經常提攜照顧自己。
上一世,陳末後來好幾個劇組的活兒,都是丁曉仁介紹的。
想到這裡,陳末心裡忍不住又是一凜。
不為别的,就是他現在才發現,上輩子凡是丁曉仁給他介紹的那些劇組,他幹得都很不順利。
仔細想想,在那些劇組,他每次都出力不讨好,不是被故意針對,結尾款被拖延,就是讓他幹很多不屬于自己的活兒,以至于沒有精力真正拍好作品,這又導緻他被導演或者制片問責,最後留下一個“沒能力”的名聲……
這一樁樁一件件,讓上輩子的陳末,成了一個筋疲力盡又無處施展才華的倒黴蛋,不斷蹉跎着自己的年華。
而在此之前,陳末一直以為是自己時運不濟,特别倒黴。
想到這裡,陳末簡直要氣炸。
丁曉仁,還真踏馬是個不折不扣的小人。
陳末深吸一口氣,按捺住心裡的暴怒和狂躁。
他現在還有更重要的事做。
丁曉仁,他不會放過他,不過不是現在。
橫豎現在丁曉仁還是個打雜的,暫時還夠不到他身邊。
眼下,他最重要的事情,還是要籌備《時光》的微電影。
要知道,這次電影拍攝,六個導演背後都有不同的人在撐腰。
如果表現得好,那就是“一榮俱榮”,而如果表現得不好,就不僅僅是阻礙了自己的職業生涯,也丢了背後大佬的臉。
關于這個微電影劇本,陳末内心已經有了一些構思。
他看了看後排座位上睡得天地不知的陳逸峰,又想到上次電影節的片子裡,陳逸峰的表現,心說這個角色陳逸峰應該能勝任。
第二天,陳末便開始寫劇本。
其實其他幾個導演并沒有自己寫劇本,都找了其他編劇一起參與。
但陳末這個本子,是上輩子他曾經為了某城市做的宣傳片腳本,後來卻沒有用上。
那天知道這次拍攝的主題之後,他就覺得這個本子的内容和主題比較符合,隻不過要改一些框架和細節。
一個星期之後,劇本出爐。
期間公司裡其他人在江明成的帶領下各司其職,也沒有閑着。
林彥之和于淼淼更是在江明成把關下招人組隊,還把江小魚和彭小慧也拉上,忙得團團轉。
倒是彭天宇暫時沒有了事情做,便在秦婉欣的提議下,打算去高校或是市場上找一些潛力不錯新人簽下來,以做後續培養。
彭天宇一開始有點為難,因為他覺得現在公司規模很小,主打的也是影視制作,貿然簽人是不是太早了。
但秦婉欣卻大手一揮告訴他,有你看中滿意的人都可以簽。
彭天宇看她這樣說,又想到秦婉欣是晴晴的朋友,雖然不清楚她具體底細,也就放心了。
秦婉欣的身份,雖然不像陳末一樣,除了家裡人誰也不知道,但平時也很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