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細聽一聽,就會發現大家口中都在談什麼“藝術,文藝複興,符号主義”之類,讓人難懂的話語。
雖然對方也聽不明白,但不妨礙大家一起愉快地裝逼。
陳末不想加入他們毫無營養的談話。
真是有毛病,這晚宴其實就是個“賣片會”罷了,不好好談生意,在那裡胡說八道什麼。
陳末忽視衆人的目光,挽着秦婉欣慢慢走進大廳,順手接過服務員托盤上的香槟,并遞給秦婉欣一杯果汁。
他把秦婉欣安頓在休息區自己玩,和自己熟悉的幾個人打完招呼,便徑直走向幾個中年人。
這才是他此行的目的——賣片。
華夏國有極好的版權保護機制,表現在電影行業,那就是對盜版打擊很嚴厲。
也基于此,此時的華夏國電影除了正常在電影院上映賣票獲取收益,還有一個重要的盈利渠道。
那就是DVD光盤販賣。
尤其是對于青松電影節上展映的這些片子,它們都是低成本制作。
基于許多原因,很難上院線在電影院放映,便隻能走DVD販賣的渠道。
而隻要有片商看中這些電影,便會買下版權制作DVD發行。
這就是這些電影最主要的盈利渠道。
電影節活動前幾天,那些沒有入圍評獎的電影陸續展映,除了給到來的電影愛好者觀看欣賞,也是為了讓片商觀看挑選。
今天的晚宴,便輪到這些入圍電影。
其實這些商業上的事宜,一般是制片人來做。
但陳末作為自己電影的實際出資人,理所當然也要負責。
他看準一個在頒獎典禮後主動給他發名片的片商,上前和他打招呼。
片商是個有些微胖的中間男子,叫做張昆丁。
他前一天看了陳末的片子,非常欣賞。
此時又見他連獲大獎,便越發肯定這個短片更有了商業上的賣點。
見到陳末上前,他立刻很熱情地和陳末寒暄。
剩下幾個片商也對陳末的片子很看好,但都想暫時觀望,不想第一時間露出自己的底牌。
陳末也沒有什麼談生意的技巧,一上來就直奔主題。
“張老闆,我歸根結底是個拍電影的,也不太懂生意上的事情,如果你對《心火》有意向,那現在就可以簽合同。”
想了想又補充說,“價格的話,合理就可以。”
張昆丁心道,這倒是個實誠人。
他想了想便說,“我的确對你的片子有意,既然你這樣說,那我也不廢話。”
他一口喝掉杯子裡的紅酒。
“一口價,三百五十萬。你覺得可以馬上就能簽約。”
說完,他朝不遠處一個和别人談得正歡的小年輕招手,“小楊,把合同拿過來。”
年輕人收到老闆的吩咐,立刻放下杯子一溜煙跑出了大廳。
不一會兒,便拿着一個背包過來了。
小楊從背包裡拿過兩份紙質的合同模闆。
其他人聽到張昆丁的出價,都默默走開了。
陳末想了想,把張昆丁和小楊帶到了休息區談。
在那裡,已經有其他同樣在談賣片子的人,隻不過都不像陳末他們這麼幹脆,連合同都拿出來了。
秦婉欣見他們過來,也圍過來旁聽。
三百五十萬的價格,說實話比陳末預計的還要高。
《心火》所有的成本,加起來其實不到100萬,這一波他是賺的。
所有陳末沒有太猶豫,看了看合同内容,就準備要簽。
他也沒想到這麼順利,本來還以為有許多拉扯、來回。
至少上一世他得獎之後,制片人和他說過,片子賣得很艱難。
雖然當天晚上也簽了合同,但最後到底賣了多少錢,他是不知道的。
受邀去KTV之前,制片人和他暗示過,他隻能分到二十來萬。
這還是十年通貨膨脹後的價格。現在想來,他是被坑了。
而就在陳末即将簽下合同的時候,旁邊響起了一道不和諧的聲音。
“張老闆,你可不要太沖動,這電影怕是不值這麼多錢。”
大家都擡頭看去,隻見是一個瘦長的中年男人。
他帶着金絲邊眼睛,看起來有幾分儒雅氣質。
秦婉欣氣鼓鼓地瞪着他,想要說些什麼。
陳末悄悄制止了她,且看看這人要幹嘛。
張昆丁也很意外,他認識這個男人,是一個叫做陳凱平的制片人。
他看了眼陳末道,“陳大制片,沒想到你也來了。”
陳凱平心想,你倒是睜着眼說瞎話,咱們晚會上不是一前一後走的嗎。
但他想想此行目的,便笑着坐下來。
“張老闆,做生意嘛,肯定要貨比三家。你可以看看我手上的片子。”
張昆丁說,“原來陳制片這次手頭也有貨。”
陳凱平笑着看了眼陳末,心想今天你的片子就别想賣了。
陳凱平立刻和張昆丁介紹起自己的片子。
原來這次入圍的電影,有兩部是陳凱平的項目。
陳末也知道那兩部電影,一部是都市愛情,一部是兩個城市青年公路旅遊找回自我的故事。
兩部電影最後都沒有得到什麼大獎,前者得了個最佳配樂,後面那部顆粒無收。
老實講,這兩部片子不算差,不然也不會入圍。隻是和其他的獲獎電影相比,各方面都比較普通。
那邊陳凱平還在極力和張昆丁推薦,他認為這兩部電影的題材,會更受普通觀衆歡迎。
原因是看電影的都是都市青年,比較容易共鳴。
陳末心想,你這哪裡來的歪理,卻并不打斷他。
說到最後,陳凱平終于展露出最後的“殺招”。
他看着一直沒說話的張昆丁道,“兩部片子打包,我隻要500萬。”
反正對他來說,拍電影不重要,重要的是通過拍電影,為一些大人物們洗錢。
而且李霄白走之前和他說了,讓他幫忙出出氣。雖然他看不上李霄白這号人,但誰讓人家“有本事”,混到了那位的床上呢。
況且這筆雖然是小買賣,但好在幹脆利落,不像院線那樣,操作起來太麻煩。
直到這時,張昆丁才有一點動搖。
他的确是看好陳末的片子,但陳凱平提出的那些點也很對,尤其是這個價格,是可以預見的有賺頭。
他這次的預算也就500萬,原本打算買了《心火》,再下注另一部稍遜色的片子。
但現在陳凱平的提議,卻比他計劃的要有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