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朋友同學都是普通人家的孩子,他也和他們一樣住校,在食堂吃飯,每個月拿固定的生活費。
和他哥相比,他就是一個普通中産家庭的孩子。但他沒覺得有什麼不對,反而很自在。
陳末從來沒有在家裡人的那個圈子裡出現過。
畢業之後,父母原本打算讓他回到家裡,但他拒絕了。
因為他習慣了之前的生活,覺得沒必要,也不太願意,甚至還拒絕了父母給的資源,想要靠自己打拼出一片天。
他的想法也許是沒錯的,但可惜命運弄人。
而現在,他抛開了這些傻包袱。
電話那頭的陳睿是真的驚着了。
他的傻弟弟,這是終于想明白了!
“還說什麼借!哥的錢就是你的錢,你要多少,我現在就轉給你!”
陳末輕笑,想了想說,“100萬吧,可以嗎?”
“你竟然連100萬都沒有嗎?”
電話那頭,陳睿仿佛下一秒就要哭出來。
他苦命的弟弟啊!這過的是什麼苦日子!
上輩子為了籌錢拍片已經習慣精打細算的陳末愕然,100萬,好像也不少吧?
陳睿不再說話,哽咽着挂掉電話麻溜地轉錢去了。
一分鐘後,陳末收到轉賬短信。
他的賬戶收到一筆1000萬的轉賬。
啊這……
行吧。
陳末休息了三天,就回到公司向潘道銘提了離職。
是的,他并不打算繼續在廣告公司幹下去了。
上一世,他之所以在廣告公司幹了将近兩年,是因為沒有找到其他機會。
而且,他的目标,不是做一個優秀的廣告導演,而是成為一個優秀的電影導演。
他要真正留名影史!
成名,是要趁早的!
潘道銘拿到陳末的辭職信,一陣沉默。
他很理解陳末的選擇,但是也不願意看到這個年輕人繼續出去碰壁。
“我明白你的追求,但是你也知道,電影圈的大門不好敲開。”
“才華你固然有,但……”
這話裡的未盡之意,陳末當然懂。
他太懂了!
上輩子,他不就是熬了十年才出頭嗎!
這其中是辛酸,誰能有他懂!
但現在,手裡揣了1000萬的陳末很是坦然。
這筆錢對一些大投資的電影不算什麼,但對他要拍的片子來說,簡直是一筆巨款。
别人不給他開門,那他就自己砸開。
“銘哥,你不用擔心,我是打算自己單幹,而且已經拿到投資了。”
這下潘道銘倒真有些吃驚。
“多少?”
“300萬”。陳末少說了許多。
潘道銘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涼氣。
在A城這種地方,300萬的項目其實不大,潘道銘經手的案子,上千萬的也有。
300萬差不多是他兩年的收入,他并不覺着是一筆大錢。
但在他看來,陳末這個普普通通的年輕人,盡管有點小才華,但一下拿到300萬的投資也太驚人了。
“你本子有了嗎?團隊呢?”
不愧是混迹影視圈十幾年的老人,問出的問題直指要害。
“本子正在寫,至于團隊,我還想讓銘哥你幫我介紹一下呢。”
陳末不好意思地一笑。
潘道銘又是一噎,本子還在寫,就拿到投資了?!
這尼瑪是什麼神仙投資人,他怎麼就遇不到!
他簡直要忍不住上前抓住陳末的領口大叫。
是誰!是誰給你投資的!介紹給我啊摔!
但是潘道銘忍住了。畢竟他要臉。
他冷靜下來,認真回想起自己那些人脈。
他已經徹底理解陳末的離職原因了。
這種機會可遇不可求,不全身心投入還算人嗎,還是心懷夢想的年輕人嗎?
陳末面帶笑意地離開了潘道銘的辦公室。
潘道銘在位置上發了一陣呆,開始恍恍惚惚打起電話。為這個他欣賞的年輕人出一份力。
雖然提了離職,但陳末一時半會還不會走。
他得處理好之前自己跟進的一些小項目。
況且,健力藥業的廣告還沒有播出,好歹等拿到項目提成。
不過,他要離職的消息,除了潘道銘和邱羽,其他人都還不知道。
他照常繼續自己的工作,也暗暗做一些交接。
而許志鵬因為最近接了新案子,去外地進行拍攝任務了。
不用看到他,陳末倒也更加神清氣爽幾分。
工作之餘,他就開始寫自己的電影劇本。
這個劇本,正是前一世,他拿獎的那個!
換句話說,這是陳末十年之後,也就是31歲寫的劇本。
不過現在,他打算提前給用了。
前一世,這個劇本是他參加了一個新青年導演計劃入選後得到的拍攝機會。
這個導演計劃,是國内官方的電影協會發起的項目。
協會聚集了幾個在A城甚至國内都有一定影響的電影人,包括學者、制片、導演,編劇等等,他們都有心扶植青年電影人成長,于是東奔西走辦成了這個電影節。
導演計劃正是電影節的一個環節。
它接納很多不同類型的電影投稿,是目前A城電影圈極具重量的一項電影盛事。
40歲以下的電影人,可以帶自己的劇本或者片子向電影節報名投遞。
經過電影節組委會的評定,入圍的劇本可以得到投資,參加下一屆電影節的評比,展示。
而成片投稿,則可以直接進入評獎環節。
上一世陳末是用劇本投稿,拍攝的片子參評第二年的電影節。
然後獲得了電影節的最佳導演獎項。
其實在此之前,他也獨立執導過一些大大小小的項目,但影響都不大。
唯有青松電影節的獎項有分量,算是電影圈正式的敲門磚。
眼見也要熬出頭,隻可惜……
這一次,少了許多顧慮,陳末打算直接用成片參賽。
有大路當然要走,幹嘛要自己去趟小道。
他記得很清楚,當年第一屆青松電影節橫空出世,立刻就捧紅了一批各具風格的青年導演。
第二屆更是神仙打架,各顯神通。
那些從最初的電影節上走出來的人,後來都陸續成為圈裡頗有盛名的電影人。
可恨那時他還糊裡糊塗蹉跎在廣告公司、混迹各個劇組被人叼。
甚至30歲那年參賽都是受到朋友的點撥……
不能想,越想越踏馬生氣。
這時候,距離第二屆青松電影節報名時間還有半年。
這一次,他要提前“入局”,書寫屬于自己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