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争吵,是因為紀晨發現,一直以來,為了能夠配得上對方,自己一直很努力。在公司,對于輿論不開口辯解,用對徐兆的愛意和對方的理論把自己封閉起來,以為隻要兩個人一起攜手往前走,其餘一切都不重要。
但,每一次被探聽、每一次被議論,都在不停刺破紀晨的自我保護。
她發現,輿論環境對于男女不一樣,對于地位不同的兩人不一樣。
對于自己而言已經是滔天巨浪、心力難支,隻能用冷漠麻木來抵抗傷害。但對于對方,隻不過是一件消遣的小事,輿論的風波根本影響不到他,所以他才能表現得那麼成熟克制。
“我盡力模仿,但越來越覺得他身上的成熟克制,隻是因為沒有受到我這樣的傷害。”
紀晨發現徐兆也會因為在公司決策的失力而氣急敗壞,甚至因為忍受不了他會不如唐總一個女性,選擇了憤怒離職。才意識到,自己的忍耐遠超對方。
沒有了徐兆,紀晨似乎也沒有了留在公司的理由。好像也應該一起離開。
林岫點點頭,默默給對方換了杯熱水。之前有傳言,降薪事件本來是要開展的,隻不過唐總反對,最後不僅得到了大家的支持,還通過新項目的開啟得到了認可。
隻是,林岫沒想到,這其中紀晨發生了這麼多事。
從杯子裡傳來的熱度讓紀晨的體溫一點點回複。沒有了一開始因為情緒激動、氣血上湧帶來的手腳冰涼。
“最近我們一直不太好。我能為了他擯棄周圍人的聲音,可是無法不在意家人的看法。”
在一起七年,雖然在公司保持沉默,但是對于家裡,紀晨從來沒有隐瞞。徐兆對紀晨每次和家裡說兩人的事情也從來沒有一絲不滿的情緒。
“是我把他的沉默當作一種認可。”
紀晨在家裡人催婚的時候,旁敲側擊和徐兆說了,卻得到了對方明确的拒絕時,整個人都懵了。
或許自己内心有隐隐的猜測,才導緻了自己的小心翼翼,但從來沒想到會有這麼堅定的拒絕。
一直能被對方的話勸服的紀晨在那一刻崩潰,質問對方“難道和自己在一起就像别人說的那樣不堪,隻是為了玩玩?”紀晨問題問出的時候,感覺那一刻不僅是情緒的崩塌,也好像把自己的人格降低,變成了一個物件。這樣的猜測讓她連說出口都帶着心碎,但說出來之後又迫切想要一個答案。
“當然不是,七年的時間難道還不足以證明我對你的感情?我說過,做決定要用自己的感受,不要被其他人影響。為什麼你還是那麼膚淺簡單,把婚姻看□□情的必需?”
兩人的争吵第一次以不歡而散結束。紀晨感到難受,似乎自己要失去這段感情。如果和之前一樣,選擇認可對方的理論,隻享受戀愛的美好,不去考慮外在的影響,生活就會回到之前。
但是紀晨陷入了困惑。
為什麼自己想要的認可、尊重、婚姻都在對方的理論下,變成虛榮、意志不堅定、不夠灑脫的負面表現。
為什麼越是按照對方的話去改造自己,就越是陷入為難的境遇?
感到不舒服是因為成長必然要經曆的陣痛,還是其實一直是自己内心告訴自己該離開的信号?
林岫回答不了,紀晨也不需要答案。
對于紀晨感情的糾葛不是一個答案就能解決;對于林岫,自己生活的難題都無法找出答案,又如何回答别人的問題。
無論是否有解決方法,時間隻會往前走。
兩人都把之前的事情當作一個小插曲,深埋心間。紀晨更加努力工作,外勤出的更頻繁,經常不見人。
林岫想着對方的努力,也沒有了抱怨的借口,每次想要松一口氣休息的時候,都會浮現紀晨努力的樣子,繼續投入自己的高效時間計劃中。
每天耗盡精力,安然睡去,一直困擾林岫的睡眠,反倒被利用起來,成為助眠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