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忽必烈全身心的投入在金蓮川建造新城的籌備中時,他卻意外的接到了蒙哥汗的新任命,一項莫名其妙的任務。
去五台山主持佛道兩家的一場辯論,關于《老子化胡經》真僞的辯論。
當年長春真人丘處機遠赴大漠面見成吉思汗,兩人相談甚歡,成思吉汗欽佩丘道長的仙風道骨,對道家盛贊不已。随着蒙古人進入中原,也有不少蒙古王公貴族開始信奉道教,仗着有蒙古人撐腰,一些道士便開始為所欲為,甚至開始侵占佛寺廟宇,更弄出了一本《老子化胡經》。書中宣揚當年道教創始人老子出函谷關後不知所蹤,其實是去了天竺,轉世為佛陀,将道家教義化為佛經。想以此來證明道教是“父”,佛教是“子”,讓佛家難堪,給他們侵占佛寺找借口。
這件事後來越鬧越兇,佛道雙方都不肯退讓,還都找人告到了蒙哥汗處,蒙哥不勝其煩。便想到了通曉漢地事務的忽必烈,讓他去了結此事。
兩方争執的關鍵最後落到了《老子化胡經》的真僞上,雙方決定面對面的辯一辯,地點就定在——五台山。
忽必烈自然要帶上兒子真金和通曉佛理的八思巴,察必拉着唐霜霜央求忽必烈要跟着去散散心,忽必烈笑着點頭答應了,八思巴也不便反對,作為八思巴護衛軍的百夫長,辛遠自然也要随行,于是一行人便匆匆趕向五台山。
五台山,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相傳為文殊菩薩的道場。原為五座相連的山峰,方圓五百餘裡,夏季酷熱難耐,當地百姓苦不堪言。一日文殊菩薩經過,見此情景,心生慈悲,便往東海龍宮借來歇龍石,放在此地,立刻變得清涼無比,故而又名清涼山。後來,龍王前來索要歇龍石,卻被菩薩拒絕,一氣之下,把五座山掃平,成了五個平台,于是改名叫五台山。
曆經數代,山中佛寺林立,香火極盛。
忽必烈一行人來到山下,隻見五巒巍然,山中紅牆白塔,耳聽得梵音缭繞,隐約一片佛國聖地。
衆人跟着忽必烈雙手合十參拜下去,擡起頭卻赫然見到兩個身着藏青道袍的小道士沿着山路走下來。衆人均覺詫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