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玠連夜上書朝廷奏請修建釣魚城,不日朝廷批文回複準奏,并任命冉氏兄弟為釣魚城所在的合州通判。
冉氏兄弟上任後将合州州府也遷到了釣魚城,并遣合州數萬軍民入釣魚城,由此開始了以釣魚城為中心的防線修築工程。以釣魚城為核心的防禦體系牢牢遏制住了敵軍的進攻路線,且多點呼應,一城受到進攻則其他城可支援,進退自如。
在冉氏兄弟的帶領下,四川軍民在釣魚城層層設防,分設内外城牆,城牆上設炮台,設垛口方便攻擊,城内大量屯田,可供軍民自給自足。他們不知道敵人什麼時候會來,也不知道他們的防線能阻擋敵人多久。但他們知道隻要這城防早一日修築好,就會成為遏制敵人進攻路線咽喉上的一顆釘子,一顆拔掉也要弄的滿手血的硬釘子。
多年後,蒙古大舉攻宋,大汗蒙哥親率蒙古精銳幾十萬被擋在了釣魚城下,蒙哥汗也在攻城戰中受重傷,不治身亡。自蒙軍全面攻宋直至宋亡的36年時間裡,蒙古軍也未攻下這座浸注了冉氏兄弟心血的釣魚城。
數年後,釣魚城防修建初見規模。餘玠邀請四川地方官員前來視察工程進度,同時他還邀請了蜀地的江湖人士,想借助江湖力量共同抵禦蒙軍,受邀的有峨眉、青城及其他大小幫派。因人手不足,辛遠和他的郎中父親也被叫了來招呼客人。
餘玠登上了釣魚城最高處,對着滔滔的江水道:“待到這釣魚城修築好,定叫那蒙古人在此折戟沉沙。到時還仰仗諸位江湖英雄共舉抗蒙大旗。”說着向衆人行禮。峨眉惠玲師太和青城青衣道長等都回禮道:“定不負大人所托。”
此時,辛遠跑上前報:“餘大人,各位大人,城下有自稱蜀中唐門掌門求見。”衆人皆駭,特别是辛遠的父親,表情下似乎還有些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