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玠與雷震霆心裡都清楚,蒙軍一定會卷土重來的,但除了加築城牆也沒别的良策,于是商議後決定向民間能人異士征集辦法。
餘玠命各州縣張貼招賢榜,凡有欲獻計者都送入成都城,好吃好喝招待着,命他們将想法寫下來,篩選掉一批騙吃騙喝的,留下數十名有見解的。
一月後,餘玠設宴招待,命衆人讨論。冉氏兄弟因留在府衙内,就幫着招待客人。
酒過三巡,餘玠道:“在座各位都是有才學之人,今日暢所欲言,本官洗耳恭聽。”
一名書生模樣的人帶着微微醉意道:“餘大人,學生的進言可曾細讀。學生認為蒙軍欲取江南因長江天險,必沿長江由西自東而下,必先取四川,欲取四川必先入大理。所以我大宋應與大理國交好,共同抗蒙。”
餘玠心道,以西夏,吐蕃,金國之強都抵擋不住蒙軍,更别說小小的大理國了。但又怕打擊了獻計之人的熱情,是以微笑不語。卻聽身旁有人輕聲道:“書生空談。”
書生剛坐下,一名武者模樣的人高聲道:“我大宋豈用大理小國幫忙,餘大人給我一支人馬,我訓練一支水師。那蒙古人擅長騎射,水裡作戰不行。我以水軍阻截,保管他有來無回。”
不待餘玠說話,旁邊又有人道:“莽撞武夫。”餘玠回頭見是二冉中的冉璞。衆人也都聽見,紛紛道:“什麼人在藏頭露尾,站出來說話。”
冉璞與冉琎站了出來,冉璞道:“你們這些人見過蒙古人嗎?與蒙古人交過手嗎?都在這裡空談什麼?憑大理國和你的水軍就能擋住蒙古人嗎?”
冉琎向衆人與餘玠拱手道:“我二弟魯莽沖撞了餘大人和諸位,大夥諒解。在下認為,加強四川防禦,還需利用蜀地的地利,和現有的人力,因地制宜才行。”
衆人不服道:“你們這又不是在空談嗎?區區蜀地一地又有什麼地利人力?”
餘玠也想聽聽二冉的想法,并沒有阻攔。冉琎不緊不慢的從懷中掏出一幅卷軸道:“這是我兄弟二人由黔地入川,沿途所繪制的蜀地的山川地圖,諸位請看。”
冉琎将卷軸用力展開,足有一丈多長,圖中蜀地的山川風貌一覽無遺,其中最顯著一處以朱紅色标注,赫然三個字——“釣魚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