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辛走在劍湖宮前往後山的小道上。月光遍照在林間,在幽徑上灑下了星星點點的影子,甯靜而孤清。
莫辛走得很慢,慢得不像是平常永遠在忙着去做下一件事的她。
她終于明白為什麼當自己聽到無量山的時候會産生一種熟悉的感覺,這種感覺在左子穆提及無量玉壁時變成了實實在在的清晰記憶,多年前的話語此時在耳邊響起了——
【我無崖子一生不收弟子,今日收了你,真是天意……你持此扳指,去擂鼓山天聾地啞谷,尋到聰辯先生蘇星河……他自會引你去無量山琅嬛福地……】
【師父要你去無量山琅嬛福地,那是在大理境内,瀾滄江畔,劍湖無量玉壁旁……洞中有師父畢生收集的武學典籍,你要好生修習……】
那是徹底改變莫辛一生的一場奇遇,也是她糊裡糊塗欠下的一門巨債。
她不由自主地摩梭起今日不知為何,突然想起要戴上的七寶指環。那凹凸不平的冰涼觸感,既讓她清醒,又讓她迷惘。這些年去過無數多的地方,做了無數多的事,甚至沒一日都讓自己閑下來過,卻偏偏想不起師父師兄的囑托。
其實,她是不是在逃避些什麼?
胡思亂想下,“嘩嘩”的水聲已在近前,細碎的水珠脆脆密密地打在她的臉上。她擡頭,一條玉龍似的飛瀑從絕壁磅礴而下,落入深潭之中,最終散落成了一湖的碎玉瓊花。
為觀賞瀑布而建築的平台高湖面數十尺,不過也就是淩波微步騰挪幾下的距離。可她在崖邊踟蹰了許久。
月色照臨,讓湖邊的一塊石頭泛起了玉色的光芒,好似地上也多了一個月亮。
莫名地,莫辛的心定了下來,她深吸一口氣,一躍而下。
無量山向西百裡,已到了哀牢山的地界。這裡同屬瀾滄江流域,遠古時代地質活動頻繁,億萬年的河水沖刷和地質變遷使得礦物大量沉降結晶,形成了玉石富礦。又從唐代起,随着茶馬古道帶來的經濟繁榮,此地采玉販玉的商業活動也日趨興盛,最終彙聚出一座天下聞名的“玉城”。
身在這樣的寶地,李蓮花卻根本無心于什麼良材美玉,反而滿腦子都是今夜所見的污濁不堪的景象。一月前解決嘉州靈山派案子後,他跟着辛雷指環上的線索來到玉城,又和方多病撞上玉二小姐之案,最後牽出了一窩子的夫妻離心,姐妹相殘,朋友互欺,真心錯付。相比之下,天真無邪的方多病冤屈他是藥魔這件事,也就不算什麼了。
可他想到的不止這些。
宗政明珠貴為達官之後,卻和一個沒家世沒高堂的江湖商賈議親,他本人想不到有問題,他那個當了二朝元輔的爺爺難道也想不到嗎?眼看這玉城雖不知什麼背景,卻必定與金鴛盟有着脫不開的關系,李蓮花對于如今朝中的光景不由得生出不妙的猜測。
還是先管好自己的事情吧。李蓮花敲敲自己額頭,把不合算的念頭清理了一下,又将目光放回到眼前。
玉秋霜屍身腳下的赤色陶土,他尋遍整個玉城的生活區域而不得。現在,隻有後山還——
“李蓮花,想什麼呢!”他的肩頭猛地被人一拍,活潑的嗓音連同元氣的少年俠客從他的背後蹦出來。
被吓了一跳的他編瞎話倒是極快:“哦,沒什麼。隻是歎息這玉二小姐真是命途多舛,所愛非人。所以默誦《地藏本願經》,願她超脫苦厄,早登極樂。”
方多病果然信了:“想不到你還挺有善心。”可他下一秒臉色便又垮了,“可我對你掏心掏肺,你偏次次都騙我!”
大少爺委屈都快死了,這可是他第一次真心誠意地交朋友。
李蓮花尴尬地摸摸鼻子,面對小孩子發脾氣他唯有一種方法,那就是轉移話題。
“對了,方多病,這石院主都走了,你幹嘛不跟她回去一起複命?好不容易破了個案子,不想回去邀功啊?”
“本少爺可不屑于邀功,”方多病叉着腰,不服氣地看着李蓮花,“況且我還要繼續破兩個案子才能成為正式刑探,現在還不能回去。”
“哎,我看你有幾分聰明,而我亦有長劍在手,不如我們結伴而行,一起破盡天下奇案,豈不美哉!”大少爺想得很好,可惜對面的男人根本不為所動。
“不好意思,沒興趣。我就想當我逍遙自在的江湖遊醫,養活自己和狗子。方公子還是請自便。”
“啪”的一生,千嬌萬寵的大少爺被無情地拒之門外。
“死!蓮!花!”方多病的怒吼将栖在樹上的鳥都驚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