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你現在不是誰的妻子。”
A:“但是我是女兒,以後會是妻子,會是母親,我想要擺脫這種結局,但是,有可能嗎?”
B:“……為什麼不可能,隻要你肯接受一些無聊的人的評價就好了。”
A:“聊着聊着話題好像就歪了,一開始是問的父母房子不給女兒是不是重男輕女,結果一扯扯了這麼多,我呢是這麼覺得,如果是一個女兒,不給也不會顯得有什麼關系,如果一男一女隻給兒子,這不是重男輕女是什麼?不過房子畢竟是父母的,想給誰就給誰,做兒女的也不至于有意見。”
B:“事實上這個意見可不少。”
A:“隻要不是不要臉還要姐姐妹妹出錢供養他給他買房就不至于不能夠忍受,畢竟你自己的房子愛給誰給誰,你自己的錢愛咋地咋地,但是你女兒的錢跟你沒有半毛錢的關系,也别指望女兒會去幫她的兄弟買房。”
B:“這種情況下,這些父母都可以說是很少見的了。除非是獨生子女的家庭。”
A:“獨生子女啊……很久之前就有人問獨生子女就一個人會不會很孤獨,我就覺得大人們是在裝傻,如果說是在小時候也就罷了,可能有個兄弟姐妹真的沒有那麼無聊吧,但是長大了誰會希望多出一個冤家跟自己争财産。”
B:“看來你也是個财鬼。”
A:“這個世界上能夠找出來一個完全不愛錢或者說是一個完全不在意錢财的人嗎?”
B:“說的也是。”
A:“你認為為什麼子女總是盯着父母的房子呢。之前是個獨生子,跑來往上問大家,他的父母把自己所有的積蓄都給花了,給他們兩個自己買了一個房,一分錢也沒有給他,他想不清楚,但是我覺得父母對自己的财産當然是有權利處置的。”
B:“是啊,可能是因為一直都以為父母是會無條件把所有東西都給自己吧,所以一時之間難以接受是這個結果吧。”
A:“為什麼會有這種錯覺呢?”
B:“這可能就是因為一種普遍的行為吧,周邊的父母普遍的都是這樣做的,這樣給了他一種錯覺,我這樣想才是正确的,其他的想法他都是不接受的,但是明明法律上都說的明明白白,他這都多大了,有些東西真的是稍微查一查都知道的,有什麼必要是要糾結這麼久的。”
A:“忽然想到了現在一些男生,所謂喜歡女生追求女生就是趁機把女生……然後就說什麼反正已經生米煮成熟飯了,你除了嫁給他沒有别的選擇。你現在就這樣想,假如周圍的人都是這麼想的,甚至把錯誤給推到你的身上,你怎麼想,你就算再怎樣想,你最後的結局還是那樣,你得嫁給那個人。”
B:“你覺得這樣合理呢?”
A:“不合理。但是不合理又能夠怎麼辦呢?這個世界上不合理的事情太多了,我有時候真的很想要改變,但是我卻無法改變。”
B:“這樣也好。”
A:“大家都被灌輸了這樣的觀念,你也沒法說他們就是不對的,但是這些觀念的形成,一些人經曆過的悲劇,又跟這些人脫不了關系,這很無奈。但是,我不後悔做一個這樣的人,我隻是遺憾不能夠改變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