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A與B的對話 > 第11章 我有一套行為準則約束自己

第11章 我有一套行為準則約束自己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很多人時常疑惑自己為何突然間就把人給得罪了,冥思苦想卻又找不到理由,鑒于此,決心以本人經驗寫出一個短文。

當然,經驗不一定有用,如何不得罪人更多憑借的也不是經驗,而是一個人他本身就有的能力,更多的是與生俱來的天性。

第一,切忌自以為是。

很多人都自以為是,認為自己喜歡的别人一定也喜歡,卻隻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然而“己所欲也勿施于人”。

甚至于是認為我這樣做是為了你好,我勸你如何如何也是為了你好。這樣的心态是極容易得罪人的。

第二,切忌好為人師。

有的人自以為得意,特喜歡指導人,一旦别人有什麼話覺得不對了,或者什麼詞用錯了,定然是要去“高談闊論”一番的。

然而,在座的各位也沒有什麼是專家學者的,有什麼資格教人去聽你的意見的呢?縱然是專家學者都有人不愛聽的呢,更何況是身為普通人的你我?

第三,注意分寸。

很多人都有一個距離,跟熟人和跟陌生人是不一樣的。很多人發動态自嘲說自己多麼醜陋多麼淺薄無知,或者自己如何如何不起眼,其目的并非是得到你的附和,就我個人而言,是希望有人來說,“你當然不是這樣,你是神仙,你很好,我很喜歡你”。

盡管是一些很淺薄的句子,但是真的能夠鼓舞人心。

總結就是别以自我為中心。」

B:“啊,張貼小廣告,差評。”

A:“寫的還不錯吧?”

B:“嗯,不錯。”

A:“我總是想要寫些什麼。”

B:“那就去寫,别讓自己留下遺憾。”

A:“但是經常是寫着寫着就會問自己:我真的有必要寫嗎?在很多人看來這都是不必要的事情,我不能夠改變其他人的看法,其他人也無法輕易地改變我的看法,我們就像是兩條互不相交的平行線,或許能夠短暫碰到,但是注定不在一條路上。”

B:“那就做相交線吧。”

A:“可是相交線注定也隻是短暫地相會而已。”

B:“嘿,這不像你。”

A:“那你說,怎樣才像是我?”

B:“樂觀積極向上。”

A:“嗯,很中肯的評價,符合那些人對我的看法。”

B:“但是你自己卻并不這樣看。”

A:“當然。”

B:“然而外部表現出來的才是真實,沒人能夠深入你的内心,隻有你自己,但是就算是你自己,你也無法說出你的内心到底怎樣。”

A:“沒辦法。”

B:“說起來,如果隻是你自己有一套行為準則來約束自己,那其他人無所謂遵守不遵守,畢竟那隻是你自己的行為準則而已,可若是一些必要遵守的準則呢?”

A:“是什麼必要遵守的準則?法律法規嗎?”

B:“差不多吧,譬如說交通規則,這個也是每個人都必須要遵守的吧,但是,事實上,違背交通規則的人特别的多,你怎樣看?”

A:“還能夠怎樣看?那些不遵守規則的人,即使被撞死也隻能夠自認倒黴,他們那些人不吃點苦頭是不知道什麼的。”

B:“其實這麼久,我發現年紀大的人是最愛翻護欄的,明明是最需要遵守規則的,卻是最愛藐視規則的一群人。”

A:“說不定是活夠了歲數想着騙點錢給家裡人……”

B:“誰知道呢?不過翻快速路護欄還是有點厲害,快速路都很寬,雙向6車道還是8車道的我記不清了,當中的護欄是有綠化帶而且護欄很高,我有次在市區一條主幹道,碰到一個頭發花白的老奶奶翻護欄,我開過去時她正好翻了過來,好家夥,牙都沒剩幾顆……”

A:“為什麼越是需要遵守交通規則的人越是這樣漠視規則呢?我記得我家裡長輩也是,每次我姑父開車還有一堆人勸酒的,後面說了好幾次開車不喝酒他們才不勸了。”

B:“還是因為無知和麻木吧,遇到過有護欄的路騎普通自行車慢悠悠逆行在左邊車道的,有騎電動車在高架上逆行的,但是我唯獨不能理解是把孩子放在自行車車筐的。”

A:“可能孩子是撿回來的吧!”

B:“是嘛,看到的人都會這麼想,但是事實上孩子确實是親生的,也隻有親生的才能夠做得出來。”

A:“真不知道該說什麼了,倒是歸根結底,規則還是隻能夠約束遵守規則的人,不是嗎?”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