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人與人本來就不同吧。”
A:“其實除了那種說蒼生不配的讓我很不喜歡,還有一些末世文裡的主角,他們分明已經有一個空間了,空間裡面的吃的用的就夠他們一輩子用的了,為什麼那些主角們卻還要去把超市給洗劫一空呢?是,你是主角,你是世界中心,但是憑什麼你可以這樣做?你這樣做了,那其他人有什麼活路!”
B:“他們前世多半……”
A:“他們被如何對待并不是他們可以去這樣對待其他人的理由。有怨報怨,有仇報仇,既然是被誰人殺死,那就去找誰人報仇,不要用這一套理由給自己洗,我呸!”
B:“很多反派角色就會有人用這個理由洗白。”
A:“慘并不是一個人濫殺無辜的理由。人們很容易看到反派作惡,卻不容易看到主角作惡。”
A:“況且,有時候守序善良,反而比混沌惡還要來的可怕一些。我讨厭聖母。”
B:“你說的大約是聖母婊。”
A:“不,一樣不喜歡,也并非不喜歡,有些聖母一輩子闖不出什麼大禍,他們做的事情也不能夠說是壞事,他們多半是好心辦了壞事。這還能夠怎麼辦,群衆就隻好殺了聖母洩憤咯。”
B:“太殘忍了。”
A:“曾經有人跟我說,一個原始的部落,總得有個酋長或者村長這樣的吧,酋長他平時是要收下許多人的東西的,畢竟他酋長的身份地位在這裡,但是當到了災年的時候,酋長不能夠解決災荒問題,要怎麼辦呢?”
B:“你是說……”
A:“還能夠怎麼辦,當然是直接殺了酋長,吃了。”
A:“這些聖母也是如此,在一個小說裡,多半主角都是這樣的存在,他們很善良,一個螞蟻都舍不得踩死,但是卻仍舊有許多人因為他們而死。”
B:“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A:“所以他們總是站在了世界的對立面也是這個原因吧,雖然作者給了主角無數的好處,但是文裡面的天下蒼生是不依的。”
B:“你沒有喜歡的主角嗎?”
A:“有,當然,多半也是很善良的存在,但是,我仍舊是這個觀點。有因必有果,一個人種下什麼樣的因,就會收下什麼樣的果,所以,即便是我很喜歡的主角,即便我因為各種原因喜歡他,我會心疼他的遭遇,卻不會覺得這遭遇有什麼不對。”
A:“我畢竟,是一個很看重結果的人啊。”
B:“看重結果也沒有什麼不好。”
A:“若說主角心系天下蒼生卻導緻天下民不聊生還能夠說是蠢,可若是主角從未将蒼生放在心上,卻還要來标榜自己心系蒼生,這就是毒了。”
B:“哦?”
A:“比如給主角一個神女的身份,再給她一個拯救蒼生的使命,她本應該殺了魔頭,卻與魔頭談起了戀愛,而當中橫亘着的,是數不清的人命,你覺得這是應當的嗎?”
B:“為什麼要與魔頭談戀愛呢?”
A:“因為她選擇用愛感化魔頭,即便魔頭生性殘忍,害人無數甚至滅了她的族人,她仍然要感化這個魔頭。”
B:“……”
A:“這不是最邏輯不通的,再給個惡毒女配,設定是偷了人的東西,叫做情絲。”
B:“小偷。”
A:“對,小偷,女配偷的東西設定上是每個人身上都有的,有了它才能夠讓人明白什麼是愛,而多出一根情絲的女配自然更容易被人愛上。”
B:“嗯……”
A:“女配多出一根情絲便是小偷,即便她當時隻有八歲,會偷這根情絲還是因為看到了自己被做成人彘的悲慘未來,而她會拿走情絲的前提是,她被自己的嫡妹——女主的惡魂喊去采藥,也因此才遇到了女主的母親。”
B:“你是說女主偷東西情有可原?”
A:“不是,隻是要鋪墊一些事情,女主占據了女配嫡妹的身體,與自己的惡魂融合,她這副身體的原主人欺負女配十多年,她卻自始至終沒有想過要跟女配道歉。你覺得她的行為是應當的嗎?”
B:“不應當。”
A:“小說已經出了問題,電視劇卻又要取其糟柏,去其精華。大魔頭殺妖無數,狐妖對他俯首稱臣,女配偷了一根情絲,狐妖恨不得女配永世不得超生,女配哥哥身為将軍賣國求榮,反而鄙夷女配在國破家亡之後不得不委身于男主這個魔頭,至于女主,更是有臉說出我不知道大姐竟是這種人。哪種人呢?”
A:“殺妖犯,霸淩者,叛國賊審判一個小偷,你不覺得可笑嗎?最可笑的是這三個竟然是作為正面角色來塑造的,而反派卻是一個即便被嫡妹欺壓多年仍然堅持為百姓施粥的庶女,她即便面對被人欺淩看不起的質子,也沒有出言侮辱半分,反而是為他求平安符,送他護心龍鱗,然而他卻能夠說出你連那個霸淩者的一根頭發絲也比不上這樣的狗屁話。”
B:“天啊。”
A:“天啊,我真沒想到,什麼時候,這樣的角色也能夠是正面形象了?神女是愛世人嗎?不,神女隻愛男人。蒼生不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