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姑娘大學已經畢業,正在忙着工作上的事情,平時會養植物,偶爾看些書,也會寫小說。不過對很多事情都沒有什麼波動。平時的生活算得上是很平淡無奇的。B她這幾天情緒不太對,就去找了夏姑娘來。或許等哪天B她想通了,就會繼續回來。
A率先發起讨論。
A:“夏姑娘會看恐怖故事嗎?”
夏姑娘:“看是會看,但是不會被吓到,也感受不到什麼興趣,更加不會主動去找。”
夏姑娘:“就好像是吃東西,你可以吃出各種味道來,但是對我來說,啥味道都沒啥意思,就是這種感覺。不過還是覺得感受多體驗多蠻好的。”
A:“……嗯。”
之後兩個人聊起小說,A把自己跟B寫進了自己的文裡,最近打算多添個角色。她看了一眼夏姑娘,決定把夏姑娘給算在内中。
夏姑娘:“我經常抽出自己性格的一部分來寫人物。抽離出來,但是還不是完整的人,還得腦補出完整的人設,對我來說是這樣,而且我自己有時候是矛盾的,角色有時候也是矛盾的。”
A:“矛盾的角色反而比那些單一的角色更有魅力,因為人本身就是多面而又複雜的。”
夏姑娘:“嗯嗯,挺好的啊。”
其實跟夏姑娘相處,A有時候會覺得很有壓力,并非是脾氣不好,若是脾氣不好那就不是有壓力,而是有怨氣了。且這股子怨氣多半沒處發,便隻能夠郁結于心,或者寫在紙上,便會多生諸多問題。
夏姑娘她這人跟A不同,A是更加壓抑,也不會開口直說自己的心思,顯得小心翼翼而又可笑,被戳破心思之後更是會惱羞成怒。十分難相處。
上次A寫了個恐怖短篇,在發布之前先給夏姑娘過了目,夏姑娘不僅沒能夠領會A的意思,反而把這故事給當作是溫馨治愈的短篇了。
可讓A捶胸頓足了好一番。
這一日A又找來看到的某篇文章,隻截圖了一頁發給了夏姑娘,本意是想說永遠也别放棄寫文,哪怕是為愛發電都是值得的。
夏姑娘卻來了一句,“最後一句話什麼意思,是說我們都是韭菜嗎?”
A竟無語凝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