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你大爺的,煩死了!那些人可真是脆弱。”
B:“哪些人?”
A:“那些得了抑郁症、還想要死的人。”
B:“可是你又沒有經曆過他們的事情。”
A:“哪些事情?你說是被校園暴力還是其他什麼,跟大人們說他們會覺得這隻是小孩子們的玩鬧,壓根就不會當真,甚至會跟你說一定是你的問題,怎麼就欺負你一個人不欺負其他人。”
B:“……”
B:“你為什麼覺得他們脆弱?”
A:“因為這件事情很普通,很多人都經曆過這樣的事情,他們經曆的是什麼呢?家長和老師的不理解,同學的欺淩和孤立……可是那麼多人都沒有得抑郁症,偏偏這些人得了,這不是脆弱是什麼?”
B:“那你讨厭他們嗎?”
A:“不讨厭吧,我很少會讨厭一個人,如果那個人不讨厭我,我肯定是不會讨厭那個人的。”
A:“我知道你們肯定會說我做的不好,做的不對的,但是這種事情哪怕是換位思考我也覺得是他們太脆弱了,我小時候大概也算是被校園暴力,一開始他們是想要打我的,但是我怎麼可能會讓他們來打我,我把他們都給揍了一頓後,他們沒有人敢觸犯我的黴頭,隻是從那以後,學校裡再也沒有一個人跟我說話。”
B:“那你會覺得孤獨嗎?”
A:“一開始真的很難受,但是習慣了就覺得還好,所以我不覺得這有什麼大不了的。你看,我也經曆過這樣的事情,可我的生活并沒有受到什麼影響。”
B:“你畢竟堅強,可并非所有人都與你一樣堅強。”
A:“是嘛,我以前曾在作文紙上寫我覺得我很不幸,然而我的語文老師卻對我說我是一個幸福的人,那時候我很不理解,我哪裡幸福呢?可是我現在卻明白了,别人騎馬我騎驢,仔細思量我不如。等我回頭看,還有挑腳漢。何必與他人比較呢?”
B:“慘也是無法比較的,如果要去比慘,世上總是有更悲慘的人。”
A:“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我以前總是愛比較,現在不去比較後,我反而收獲了快樂。至于那些沉浸在自己的悲痛裡無法自拔的人,若是他們與其他人比較,或許會更加痛苦,或許會更加快樂……我始終無法明白,他們為何總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陽光不是很溫暖嗎?”
B:“你這樣的說法,跟與溺水的人說你自己遊上來就好了的人沒什麼區别。”
A:“我明白了。”
B:“你明白什麼了?”
A:“我畢竟是走出了那片陰霾,然而他們卻永遠地留在了那裡,他們看不到陽光,看不到希望,然而更多數人跟我一樣,認為他們的求救是表演,他們隻是想要得到别人的關注而已。”
B:“你會這麼想的原因是什麼?”
A(沉默一會兒):“我想,大概是嫉妒吧。”
A:“我認識一個得了抑郁症的。她叫做M,M真的很幸福,她的父母從來就沒有放棄過她,花了巨額醫藥費,還給她買了小狗。”
A:“哪一個家庭殘缺童年扭曲的人都是會嫉妒的。”
B:“抱抱。”
A:“你需要抱的不是我,而是那些得了抑郁症的人。”
B(堅定地抱了A一下):“但是我就是想要抱你。”
A(猶豫了一下,仍舊沒有推開):“……”
A:“多謝你……我或許也永遠地留在了那天吧。”
B:“不謝。”
A(忽然):“很抱歉,盡管我知道我這樣子的想法很不好,但是我仍舊無法改變我的看法。”
B:“什麼樣的看法呢?”
A:“我覺得那些得了抑郁症的,或者是經曆過校園暴力自殺的,都挺矯情的。”
B:“為什麼這麼說?”
A:“這麼多的人都沒有什麼事情,怎麼他們事兒這麼多?”
B:“這不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