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煥是在排位間隙刷到那個視頻的。
他正坐在FIS(Fly in Space)戰隊的訓練室裡,左邊是圈哥在複盤錄像,右邊是陳思源(遊戲名fate,FIS輔助,隊内指揮,外号‘狒狒’)戴着耳機給女友發語音,聲音壓得低低的:“我真的有好好吃飯了……真的。”
整個屋子亮得很平均,天花闆燈貼着白,訓練室的窗簾半掩着,擋住了外頭晃人的日光。顯示器上的藍光投在他的眼底,一閃一閃,像池塘裡不安分的光斑。
他單手操着鼠标,另一隻手點開了彈幕推送的切片合集。标題取得十分努力——《你煥哥最愛的解說類型,這嘴穩得像他中路補刀》。
畫面一跳,出現的是個穿白襯衫的男人,阮見木,直播間背景是清冷的淺灰牆面,綠植擺得有點過于精緻,看着不像電競人,像個插花班主講。
“這局FIS選出的陣容是偏進攻節奏的。zip(遊煥遊戲名)這一手盲僧中單,其實不是标準意義上的BP(B/P,Ban/Pick)博弈……更像是一個情緒判斷。”
語氣穩,臉沒表情。
說話時候眼睛也不擡,像是在和誰隔着窗戶講解,不急不緩地讓你有種錯覺:他說得對,而且他并不需要你同意。
遊煥咬着吸管喝了口可樂,鼻子發出一點不屑的哼聲。
“他知道我情緒判斷?”
費弧(遊戲名circle,FIS下路ADC,外号“圈哥”)擡頭看了他一眼,又默默低頭繼續寫BP思路。
視頻繼續往下走,阮見木在講他上把盲僧的一波開團:“這一波其實不是他一個人的問題,是整個隊伍決策前搖不統一,他判斷對了,但沒等到。”
“哥,這意思是我……隊友沒跟?”
陳思源“哎喲”一聲,把語音暫停:“你看得倒挺認真。”
“你聽他這話,聽着像誇我,實則是說我不該沖。遊戲理解成這樣,做解說難為他了。”
他嘴角微揚,像是笑了一下,可眼神那種懶散和挑釁混在一塊兒,像訓練室桌子角落那瓶被喝到一半的冰可樂,涼,也不真涼。
費弧輕咳了一聲:“你别搞人身攻擊……”
“怎麼是攻擊?我剛誇他呢。”他理直氣壯地說完,又點了個關注,然後在直播間發了一句彈幕。
——不愧是我見木哥,見樹不見林。
接着,遊煥關閉了網頁,繼續打rank,順手接過了陳思源遞來的面包。
但這句“見樹不見林”,沒能隻停留在小小的直播間裡。
——“這不是明晃晃地嘲諷嗎?”
——“遊煥公開挑刺?情商還停在高中水平吧?”
——“說得跟你自己不是天天越塔送的一樣。”
——“遊戲理解問題?可人家科班出身主持人,長得好看講話利落,天生是吃這碗飯的,遊煥你能主持個晚會試試?”
不到六個小時,微博話題挂上了熱搜:#遊煥質疑阮見木遊戲理解#
與此同時,另一個話題也悄悄爬了上來:#阮見木靠臉吃飯#、#電競解說到底該不該情緒化#、#誰給你見木哥的嘴閉上#。
陳思源盯着手機刷熱搜,一邊晃着腿說,“哥你怕是要上節目了。”
“不是我先說的。”遊煥眼也沒擡,操作盲僧在訓練服裡抓對面輔助跳眼。
“對啊。”何必(遊戲名untor,FIS上單,外号昂兔)托腮,聲音有點小,“但哥你那話說出來,就不太像是随口一說……”
遊煥沒回話。下一秒,他切了對方後排,跟閃現,一套連招打完,卻被對方中野雙控帶走。
複活讀秒的時候,他摸出手機,看到最新的私信提醒。
第一條,是阮見木發來的。
【你說得對】
沒有标點,沒有多餘情緒,但莫名讓人不太舒服。
遊煥盯着這句話看了兩秒鐘,沉默地把手機放回桌上,然後往後一靠。
FIS打了兩天小組賽,輸了兩天。
第一天輸得委屈,第二天輸得實在,網友們都說這支“自由飛翔戰隊”飛得不太行,一頭紮進了天坑。
評論區已經出現了熟悉的節奏:“zip真的打得太莽了,能不能不要每一波都第一個沖?” “說到底,他上路轉中路的根本就不該打職業。” “最怕哥,這次真的怕一個試試?”
遊煥沒有回這些評論。打完第二場後他坐在訓練室裡,背靠椅背,聽着教練鐘可彬(鐘可彬,韓國教練,外号妲己)一邊複盤一邊慢悠悠地說: “這個時候,zip你應該往後拉的,不然就、咻,死掉了。” 他還配了個手勢,像是在比劃火箭升空。
費弧忍不住問:“教練,你說‘咻’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