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表示親近,皇帝以字稱呼猙:“青璋,你在别的州的事迹朕早有耳聞,所以當太樂令向朕提議希望讓你到太樂署擔任宮廷樂師時,朕當即就同意了。你入太樂署也有兩日了,可還适應?”
“回陛下,适應。隻是不知陛下召臣前來有何事?”
“确有一事,月底就要舉行一年一度的祭天大典了,朕覺得青璋的音樂水平頗高,所以想讓你在本次祭天大典上與國師一同演奏祭祀音樂。”
由于先前聽聞餘音國目前的祭天大典采用的都是西方樂器,于是猙問道:“不知陛下是想讓我演奏何種樂器?”
“自然是西方樂器,雖說朕知曉青璋最擅長的是東方樂器,但是餘音國的祭祀大典采用西方樂器已有百年,當年國師有言在餘音國推行西方樂器可保餘音國長期富足安樂。”
“後來事實證明也确實如此,自餘音國盛行西方樂器來,原先時常發生旱災的地區是連年降雨豐沛,而之前常有洪澇發生的地區也避免了水災侵擾。糧食産量每年都有所提高,餘音國的人們生活水平比之前提高不少。況且當年可是有大吉之兆說明餘音國應該推行西方樂器。”
“國師與你都是枟州人,他的音樂水平也頗高。而且這次是百年來國師第一次要親自參加演奏祭祀音樂的大典,之前無論如何邀請,國師都不願在大典上演奏。實不相瞞,這次想讓你參與祭祀大典演奏,除了是朕的意思,國師也希望你出席。”
猙向一旁坐着的國師看去,這位國師單看外貌估算年齡不過二十多歲,且這張臉猙沒有見過,但是他不排除國師易容了。
皇帝見猙看着國師沒有說話,還以為是他驚訝于為何國師如此年輕:“國師相貌百年來未變,宮裡的人都将他視為神仙,所以青璋不必驚訝。”
猙并沒有再談論國師的事,而是繼續了祭祀大典這個話題:“陛下,關于本次祭祀大典,實不相瞞,臣更希望臣能演奏東方樂器。陛下說百年來在祭祀大典上演奏西方樂器是因為有吉兆指示,想必陛下聽過臣也精通蔔筮之道,若臣說本月有吉兆表明本次祭祀大典适合演奏東方樂器,陛下是否願意将東方樂器加入本次大典的演奏呢?”
“如果真有吉兆表明大典可以加入東方樂器,那也不是不行。但最終是否要讓東方樂器在大典上出現,還需問過國師的意見。”
這時,國師說道:“實不相瞞,本次祭天大典,陛下已經全權委托于我。我對于祭天大典要表演的曲目已有定奪,若是改為東方樂器怕是不妥。”
“國師大人别先急着否定。眼下距離祭天大典還早,況且我隻是希望東方樂器加入到本次大典中,并不是想讓你将西方樂器更換為東方樂器。”
說完,猙對皇帝道:“陛下,臣覺得不如讓臣和國師都考慮一段時間再做決斷。”
皇帝見國師與猙一時半會兒很難達成一緻意見,于是同意了:“也可。”
一周後。
“正樂師今日邀請我前來有何事?”
“想與國師大人聊一聊本次祭天大典的事。”猙邊說邊為國師倒上了一杯茶。
國師品了一口,眸中有一絲詫異但很快歸于平靜。
“怎麼說?”
“我想國師大人其實不反對東方樂器出現在本次祭祀大典之上。雖然前幾日在陛下面前國師大人表現的看似反對此事,但是仔細想來,大人在宮裡可是備受尊敬,陛下都要禮讓三分,從革州重新興起革樂開始,若是大人真的堅決抵制東方樂器,那麼怎麼會使得那麼多州都重新令東方音樂煥發生機?”
國師未接話,靜待猙的下文。
“若我沒猜錯,百年前給竹州帶去降雨秘方的那位天師就是大人。彼時大人應該是處于完成任務的目的,才會令竹州禁止竹類樂器生産,發展西方樂器。不止竹州,我想當初大人在每個州都有意引導他們推行西方樂器,正如我到每個州緻力于使得東方樂器重現于世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