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碧霞勉強按捺住胸腔内亂跳的心髒,眼神掃到抱住自己腰上的小手,内心的想法慢慢堅定下來。
明年他們家附近就會有一間新辦的公立幼兒園,再窮不能窮孩子,她女兒這麼機靈聰明,她一定要送女兒去最好的學校!
童念還不知自己媽又要送她上幼兒園了。
她這輩子就沒計劃過要讀幼兒園,她可是要三十歲退休的人,跳級都來不及,怎麼還會自投羅網?
她是準備直接上小學的,小學雞再難搞,也好過和幼兒園小朋友過豬仔生活。
這年頭鎮上的幼兒園一點不卷,吃了玩,玩了吃,吃完睡一覺,差不多就放學了。
她是挺想鹹魚的,但不是這種!
不過,現在隻有四歲的童念小朋友,也隻能困到睡在大人懷抱中,被人抱回家了……
葉碧霞掙錢的欲望被點燃了!
但她沒有立刻盲目地制作更多鹵味,第二天還是一天四鍋,分上下午賣。
隻因為顧客随口一說,她多準備了一鍋辣椒油和碎酸菜。
喜歡吃辣的她多給勺辣油,不愛吃辣的給點酸菜。
辣油用的是自家榨的花生油,辣度不高,但令人回味無窮;酸菜開胃爽口,小孩大人用來拌飯也很好吃。
有了這兩樣贈品後,顧客更加滿意了,集市上的名聲也越來越響。
短短兩天,她一周工資都掙來了!
但她最看重的,是三号那天。
中秋節那天,集市上可謂是人聲鼎沸,人擠人看不到盡頭,到處都是買賣聲。
童念被禁止跟随,送去喬芳芳家。
陳秀蘭今天也不賣菜了,拉着童國邦專門幫忙賣鹵味。
葉碧霞給婆婆開了工錢,陳秀蘭幹得可起勁了。
葉碧霞搏了把大的,她把之前掙的錢都投入到今天了。
不夠容器她還借了學校食堂的鍋,今晚順路再還回去。
教師家屬樓就在學校附近。
今天一天賣的量是前兩天的總和,因為肉更多,成本還更貴。
所以一擺好攤位,葉碧霞就放聲叫賣,第一天做老闆的青澀已經無影無蹤。
她要掙錢,掙更多的錢!
有着前兩天的好口碑,葉碧霞今天又是開門紅。
人都有從衆心理,前兩天住得遠沒來大集市買菜的人,一見排隊也忍不住排上了。
這香味可真霸道!
童念之前的宣傳,也終于見到成效。
葉碧霞接連見到幾個熟面孔,和童嘉明一起向他們打招呼。
“童老師你家孩子真懂事,小小年紀就會幫家裡做生意,果然是家裡的小棉襖!”
聽到不隻一個人的稱贊,童家夫妻才知道自家閨女之前天天吃晚飯前不回家,硬是要在樓下玩的原因。
這孩子是真敢啊!
還有一些不住家屬樓的老師也來了。
葉碧霞、童嘉明:……。
這孩子竟然連上學的哥哥姐姐也不放過。
他們才搬到那裡兩年,童嘉明又是個學校新人,之前教低年級,今年才被領導重視帶五年級,其實不是和每一戶都熟,更多的是點頭之交。
“孩子一定是像你,能說會道,不像我。”童嘉明事後如此評價。
教師在十幾年後待遇好,令人豔羨,但這時候,大城市還好,普通地方人均工資真排不上号,還經常隻能收到部分工資。
因此,童念也沒奢望家屬樓裡的鄰居能人人來光顧,她隻是做慣社畜,不放棄每個渠道和受衆,盡量提高KPI。
葉碧霞見鄰居這麼幫襯自己,主動給他們實惠,杆秤的刻度又不明顯,秤砣多挪一點也看不出來。
能做到老師的都不蠢,能看不出來?
這小小的挪動可大大拉進了鄰裡關系。
後來童嘉明不再是隻會讀書的愣頭青,回頭一琢磨,發現他的職場阻力也是從這時消失大半的。
這就是後話了。
下午快收攤時還來了個令童嘉明驚訝的人
——學校新校長卓文清!
卓文清不是一個人來的,她還拉着她的兒子。
“中秋節快樂,童老師還有你的家人們!”
“卓,卓校長,也祝你們中秋節快樂。”童嘉明在下班期間見到領導,略有點緊張。
葉碧霞也向卓文清道好,她是第一次見這位新來的校長,比起之前的校長,真是年輕啊!
“卓校長,這是您兒子嗎?”
過節大家都趕着回家吃飯,太陽還未完全落下,集市上的人就比平時少了不少。
“是的。”卓文清點頭後低頭看向兒子,“杜铮,和叔叔阿姨還有婆婆問好!”
小杜铮很有禮貌地問好,一身時髦靓麗的衣服,讓人一看就知道是那種教養好、家境好的孩子。
可如果童念在,她一定會發現,這個單眼皮、薄嘴唇,皮膚沒有長大黑的小男孩,就是她上輩子死都想不起來的杜!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