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晉,别人是不會管你有多麼亮眼的院校,有多麼優異的績點,能進入新晉上班的人學曆院校都不會很差。
因為學曆院校差的人,根本進入不了新晉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
在新晉優秀的成績,隻是一個最簡單不過的敲門磚而已。
程羨安看着黎念漸漸放松下來的樣子,喝了一口手邊的飲料。
自己送她買的這兩套衣服,勉強能夠讓她應付一下基本場合了。等到她有錢的時候,完全有實力有能力給自己買最好的。
程羨安眼看着黎念吃得差不多了,帶着黎念結賬驅車離開。
兩個人回到酒店。
程羨安和黎念各自整理着材料,兩個人整理的差不多了,才把一整個行李箱的材料搬到了車的後備箱裡。
程羨安拍了拍行李箱:“好了,材料整理的差不多了,你可以回學校了,對了,這次的事情一定要保密,不要跟任何人提起,知道嗎?”
黎念把最後一沓資料放進了車裡,點了點頭,看着程羨安開車離開,直到程羨安的車影消失不見,她才打開手機導航搜索着回學校的路線。
隻是她沒想到,就在這時,程羨安的車突然又閃現停到了黎念的身邊。
黎念看着周而複返的程羨安,有些疑惑。
他打開車窗,對着馬路邊上的黎念問了一句:“忘了問需要我送你嗎?”
黎念下意識地搖了搖頭,誰敢讓老闆開車送員工啊。
程羨安了然點了點頭,伸出手指指了指旁邊,“那邊有公交站,直達荊江大學,再見。”說完又開着車離開了。
留給黎念的隻有車子離開以後的一車尾氣,那尾氣直接奔着黎念撲面而來。
黎念看着消失不見的車影,默默吐槽。
你禮貌嗎...程扒皮。
*
等黎念回到學校的時候,已經是晚上22:00左右,還沒走到寝室的時候,遠遠就看到唐嘉衡坐在小綠上等着自己。
黎念頓時感到一陣頭大,剛想避開,結果唐嘉衡帶着頭盔,騎着小綠已經橫在了她的面前。
黎念一看躲不過避不開,隻好硬着頭皮打着招呼。
唐嘉衡一把拽着黎念的書包帶:“你還想跑哪裡去,我可是在你宿舍樓底下等了你一下午了,你上班的公司我也問了,他們說你今天根本沒有上班。”
黎念掙脫着束縛:“唐嘉衡,你是要直接無痛生子了嗎?大好的年紀,不要這麼想不開,好嗎?年輕人,你是我的朋友,不是我的爹。”
唐嘉衡拽着書包帶子的手一頓,黎念趁着這個空隙,掙脫掉了唐嘉衡的禁锢。
黎念看着對面表情中帶着陰郁的唐嘉衡,開口解釋:“唐嘉衡,我知道你是關心我,别害怕,之前的事是不會發生了,真的相信我。”
唐嘉衡很快調整好了情緒,沖着黎念無所謂地笑了笑,“你說得對,畢竟我們都長大了,以前發生的事不會發生了。”
他從車框裡拿出了一包橘子直接塞到了黎念的懷裡,随後,直接騎着小綠潇灑地走了。
黎念看着懷中的橘子,又看着唐嘉衡離去的身影,頓時有了一種父親在車站給孩子買橘子的意味了,有些好笑地搖了搖頭,腳步輕快地朝着宿舍樓内走去。
唐嘉衡騎着小綠,嘴裡喃喃:“是的,我們已經長大了,之前經曆過的我們不會經曆了,畢竟我們都已經有了自保的能力。”
多年前發生的那一件事,是現在唐嘉衡和黎念共同都不願提及的事情。
如果當初沒有的唐嘉衡,也許幼年的黎念根本不會長大,而是死在了那一晚的雨夜。
如果沒有黎念當年的舍身相救,也許幼時的唐嘉衡根本活不過那個夏天,而是死在了那一年的盛夏。
黎念和唐嘉衡自幼在孤兒院長大,孤兒院對于兩人來說,就是一個人性的鬥獸場。
每一個在孤兒院呆過的孩子都清楚的知道怎麼樣才能讨人喜歡,怎麼樣才能吃飽飯,怎麼樣才能有新衣服穿。
因為隻有這樣的讨好賣巧他們才能吃飽飯有衣穿。
才開始初到孤兒院的黎念完全不屑于孤兒院孩子們的那種虛假讨好,甚至看着孤兒院孩子對于管理員的乖覺讨好,心中藏着不屑。
她知道那些佯裝乖巧懂事的面皮之下,藏着的是叛逆,甚至是兇狠。
他們上一秒可能還在相親相愛,下一秒可能因為一頓吃的大打出手,也可能因為一件新衣服撒謊誣陷别人。
孤兒院的管理員們暗自看着孩子們因為一頓飯,一個零食,一件衣服,互相争奪,就像看着一群幼獸因為争搶食物咬傷自己的同伴。
他們精力有限不可能照顧到每一個孩子,他們樂得高興看着孩子們互相争鬥。
在一群毫無反抗能力的孩子面前,他們第一次嘗到了權利的滋味。他們在孤兒院是王的存在,這些孩子需要仰仗他們才能得以生存。
也許這些孩子間的争鬥,反而能給他們平凡無趣的生活,帶來少許的樂趣,甚至是存在感,亦或者是來自心中極大的滿足感。
一些孩子為了能去到更好的領養家庭,藏起了他們兇狠的狼牙,僞裝成乖順的綿羊,為的就是能夠逃離這個鬼地方。
一些領養的夫妻像是在挑揀蔬菜水果一樣,挑揀着即将要領養的孩子,對着他們指手畫腳,無聲地進行着規訓。
當然,這些領養人裡面也有一些看似溫和有禮的家長,面露親切和藹領養了孤兒院的孩子。
離開孤兒院之前,他們會信誓旦旦許下承諾說會好好照顧他們,結果沒過多久,當他們有了自己孩子之後,他們又再次把領養的孩子送回到孤兒院。
有的人為了甩掉這些被領養的孤兒,甚至會誣陷說這些被領養的孩子是偷竊犯。
“你看沒爹沒媽的孩子就是沒教養。”
“我當初怎麼瞎了眼,領養這個小孽畜。”
“這個拖油瓶怎麼不去死。”
她親眼看着孤兒院孩子們被挑選被扔下,再次被挑選再次被扔下,這種場景周而複始。
她看不上那些孤兒院裡的孩子們,也看不上那些高高在上的管理員。
當時的她單純的認為自己跟這些人是不一樣,這些孩子是沒有父母的,他們是被抛棄的,但是她不一樣,她跟她們一點都不一樣,她是有屬于自己的母親。
她的母親跟她說過:她一定會回來接她的。
對,她跟他們是不一樣的,她遲早是會走的,會遠離這個鬼地方的。
她在孤兒院守着這個承諾,守着那個希望。
她等了一天,三天,五天,一周,一個月,半年,一年,一直到最後....
随着時間一點一點的流逝,慢慢的她眼裡的期待也開始慢慢消散,直到徹底的放棄,接受了自己被遺棄的事實。
騙子,都是騙子。
她才明白她跟那些孤兒院裡面的孩子沒有什麼區别,她被自己的親生母親抛棄了,她跟那些孤兒院的孩子們一樣,也成為了無父無母的孤兒。
她跟他們并沒有區别......
在孤兒院裡她自身很不讨喜,所以她總是餓着肚子吃不飽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