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量子琵琶魚的發光器開始組合成馮·諾依曼結構,它們在鹦鹉螺号外殼蝕刻出麥克斯韋妖的微分方程。阿龍納斯在解剖最新捕獲的樣本時,發現其腦垂體内生長着石墨烯材質的祈禱室——三百條幼魚正用生物量子比特計算兩人昨夜争執的熵值變化。
"它們把我們的情感波動當成了宇宙常數。"尼摩切斷機械心髒的量子糾纏,琵琶魚群立即陷入混沌遊弋。全息屏顯示魚群正用尾部摩擦海底教堂的管風琴,管壁振動的頻率精确對應着普朗克時間單位内船長注視教授的次數。
當超流體氦湖泊凝結出克萊因瓶形态的冰十字架時,阿龍納斯目睹了震撼儀式:十萬條琵琶魚組成貝爾不等式矩陣,用生物熒光在暗海中投射出兩人初吻的量子态全息。每條魚都銜着片機械鱗甲,正是尼摩為修複潛艇犧牲的胸铠碎片。
"現在它們是愛情的使徒。"船長被迫跪在魚群構築的祭壇前,機械脊椎被接入群體意識網絡。教授驚恐地發現自己的腦電波正被轉化成《海頓創世紀》的量子編碼——這是比任何枷鎖更精妙的囚禁。
英國量子艦隊發動總攻時,琵琶魚群突然進化為活體戴森球。它們用鱗片折射的激光将鹦鹉螺号封存在時空琥珀中,每條魚都成為馮·諾依曼探針,持續觀測着兩人最私密的記憶切片。
"測量即是亵渎。"阿龍納斯砸碎實驗艙的量子容器,液氦噴湧形成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态的荊棘冠。當尖刺貫穿尼摩的機械顱骨時,所有平行世界的觀測數據突然坍縮——三百個版本的教授同時吻向三百具殘破的船長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