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兔不挑食,什麼都吃,從小小的巴掌大,一直養成了大白兔,坤直了身子比小鐘盈還要高。
等待投喂的大白兔,一如既往地蹭在小鐘盈身邊,覺得哪裡不對但喂習慣的小鐘盈疑惑了一下,很快忘記了身高體長的差異。
她半摟着大白兔,叽裡咕噜地和它說話。
……
一般情況下,家兔的壽命有八到十二年。
大白兔是一隻年輕兔,可以一直陪伴着小鐘盈不斷長大,從幼兒班畢業,升入小學,又考上中學。
然而,有一天放學回家,小鐘盈吃驚地發現,大白兔不見了。
趁着小鐘盈上幼兒班,殘忍的大壞蛋小叔叔帶走了大白兔,和同事們一起打了兔肉火鍋!
憤怒的小鐘盈嗷了一聲,像炮彈一樣将小叔叔撞翻在地上——怎麼會有這麼壞這麼壞的大人!
罪魁禍首還啧啧感歎,他去遲了,什麼都沒吃到。
氣得小鐘盈半年沒搭理他。
但令人憂傷的是,長大了的鐘盈也逐漸發現,兔兔真的是一種很好吃的食材。被冷吃兔肉,兔腦殼,麻辣兔丁迷惑的她,再回憶這段童年經曆,總感覺到一種淡淡的冷幽默感……
她在一旁盯着野兔進食,确認它們吃得很歡之後,轉身離開了。
需要做的事情有許多。
做了一半的有尋找泥鳅生活的水源。
還沒開始,但優先級比較高的是陷阱的制作,彈弓的優化,以及兔籠。
還沒開始,優先級也不高的,是那些雜七雜八的日常待辦事項。像收集柴火,收集鳥蛋,收集野菜野果,又如打磨新的木制品、石制品。
計劃是有的,但實際一天要做哪些,鐘盈經常陷入糾結。
思考了片刻,她決定繼續尋找泥鳅。
探索的路上順帶着尋找材料,哪件待辦的材料收集得快,就做哪一件。
如果都差得遠,那就繼續打磨日用品。
裝物品的容器實在有些少,鐘盈常常因為不能分類收納而感到苦惱。
和家庭收納不同,荒野中的收納更為講究。不然鳥蛋可能被偷吃,工具可能會發黴生鏽。
鐘盈深谙這些生活智慧。
——因為實踐出真知。
裝鳥蛋的小木匣并不算密封,今天早上“廚房”驚現菜花蛇,好粗一條,旁邊是破碎的蛋殼和蛋液。
打也不敢打,罵也不敢罵,鐘盈隻能眼睜睜看着它遊走。
該死的小偷!她一定要再做幾個小匣子,一層套一層。
-
生活着泥鳅的水源實在有些難找。
又是徒勞無功的一天,鐘盈回到洞穴,熟練地癱倒。
她像晚歸的打工人那樣,脫下蓑衣和帽子,又摘下背包。
修補好的蓑衣上,明顯有一處顔色較淺的補丁,看起來很有藝術範。帽子濕漉漉的,放在火堆旁烘幹。
鐘盈打開背包,嘩啦啦地倒出一堆橡果,蘑菇和柳條。
橡果則是用來制作澱粉。
今天早上的咖喱炒蟹總感覺少了點什麼,她路上見到了橡果,就沒忍住多撿了些回來。雖然澱粉的制作有點複雜,但美味總是值得等待。
雨季的泥濘樹林,鐘盈最多的就是時間。
柳樹在洞穴附近并不常見。
這裡的雜木林中,更多生長着橡樹、白桦樹、核桃木和山毛榉,以及各種其他的高大喬木和它們的幼苗。更低矮一些的地方,被附生在樹上的藤蔓,苔藓,蕨類占據。灌木叢和草被填充了底部的空隙,絲毫沒有柳樹發揮的餘地。
當走遠了一些後,樹林的組成開始變化,高大喬木稀疏的溪流邊,偶爾能見到三兩株楊柳。
鐘盈覺得它們适合用來編織兔籠,跳起來劈砍了好多根。
她還遇到一片盛果期的桑樹林。
桑樹的果實大多已經熟透,紫得發黑,一枚枚懸挂在枝頭。枝頭間垂落着一些野蠶。
它們并不像家養蠶那樣白白胖胖,即便是到化蛹期,仍有些瘦骨嶙峋。有的身上還長出略有些惡心的尖刺和長毛,好像和别的毛蟲沒什麼兩樣。
這些灰綠色的野蠶忙碌地在桑葉中穿梭,吐出淡黃色的蠶絲結繭。
鳥雀停留在附近的樹梢,伺機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