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當時發現的時候簡直無法想象,他們家的人都是老實人,怎麼就嬌寵出這麼一個自私的人。發現後他誰也沒告訴,之後便暗中觀察,發現這個女兒性子已經改不過來了,全家必須以她為中心,若惹了她不高興,她當時不說什麼,卻偷偷去迫害别人、毀壞東西。他當時還挺害怕,就趕緊把家分了。
如今他們和老大一家一起生活,不過還好,後來她不高興時就隻是去殺害一些動物、毀壞一些東西,倒也沒做太出格的事,這件事他就一直隐瞞着。
不過對這個閨女,他是一點都喜歡不起來了。想着她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便想給她找個獨生子家庭,結果她還不願意,心比天高,想要嫁讀書人。谷家也是她自己找的,家裡人不願意也不行。
成親後,哪怕她三天兩頭往娘家跑,周爹也都忍了。
周翠花聽她爹這麼說,也不哭了。她知道她爹不喜歡她,可家裡其他人寵着她,她爹也沒辦法。“爹,您瞎說什麼呢,我這是真受了委屈。爹,我們家今天分家了,老兩口偏心,就給了我們五兩銀子的分家費,房子也沒分給我們,今天就得搬出來,我們沒地方去,實在沒辦法,就隻能回來了。”
“什麼,你們分家了?”
周爹:“這麼大的事,怎麼突然就分家了,家裡是出了什麼情況嗎?”
周翠花不想談,可她也知道不說清楚,她爹不可能讓他們住太久。而且蓮哥兒要出嫁的話還得家裡幫忙,不說清楚,家裡人要是去谷家鬧,那一切都完了。
她也隻能說了:“嗯,今天年哥兒不是來退親了嗎,這事你們知道吧?”
周娘:“知道,今天下午村裡人都在說呢,說杜家外面有人,可也拿不出個實證,不知道是真是假。不過這退親的事和你們分家有什麼關系,難道就因為這門親事是你說的,才分的家?這不能吧。”
周翠花:“嗯,有一部分是這個原因,還有一部分是蓮哥兒的原因。”
“這關蓮哥兒什麼事?而且如果因為這個原因分家,那我們就得找他們理論去,這給人做媒,還能做出仇來了。”
周翠花:“之前我不是經常帶着孩子回娘家嘛,這杜童生,不知道什麼時候見過蓮哥兒,在定親之前給蓮哥兒寫過一些信,誰知道被蓮哥兒留了下來,連我這個做娘的都不知道。也不知怎麼就被年哥兒知道了,年哥兒就在家裡鬧起來了,非要分家,還把蓮哥兒關進祠堂了。”
事情确實是這樣,她也沒說錯,隻是沒說詳細而已。說着說着,她感覺自己很委屈,就又哭起來了。
周翠花的話一說出來,所有人都安靜了,甚至有些尴尬。他們沒想到分家的理由是這個,這确實不好找谷家算賬。難怪今天谷家退親那邊怎麼都不說另一個人是誰,這要是鬧出來,誰家的名聲都好不了,到時他們家也得受影響。
周爹聽了,也知道閨女說的肯定不是全部事情,肯定還有其他隐情,可也不能去問,問出來大家都不好,那他就先裝作不知道吧,等以後再說。
“行,我們也不問了。你們先住家裡可以,不過得拿出個章程。你們分家,那邊給你們什麼了?沒分房,這怎麼說?還有其他的嗎?”
周翠花:“爹,我們知道。分家時家裡給了一千斤糧食,還給了塊地基,讓我們自己蓋房子。現在馬上就到冬天了,房子至少現在蓋不了,我們至少得住到房子蓋好。不過我們也不吃白食,我們的糧食先拉過來,到時蓋房子的時候,還得麻煩家裡幫忙。”
她知道她大嫂一直不喜歡她,所以先說清楚,她是自帶糧食的,并非吃白食。
周大嫂一直坐在屋裡不出聲。她其實不太喜歡這個小姑子,啥事都得讓着她,在家裡自己的孩子都落不着好。
可當時家裡人寵着她,誰都不能說一句不是,周大嫂也害怕。後來好不容易分了家,周大嫂嫁出去後,心才落了地。哪怕嫁人後小姑子經常回來打秋風,她也能忍受。可這會聽到小姑子要常住,她臉上立刻就帶了不悅之色,結果卻聽說小姑子是自帶糧食的,便也不準備出聲反對了。
周娘不等周爹說什麼,趕忙應下:“知道了,你的房間一直空着呢,收拾收拾就能住,想住多久就住多久。房子的事,到時讓你四個哥哥給你幫忙,反正冬天地裡也沒什麼活。”
周爹聽了這話,也不再多說什麼。他心裡明白,閨女一家住進來,家裡肯定會亂套,但這個時候也不能說不讓住的話,隻能自己多留意些了。
周家的事就這麼定了下來。第二天,周家人吃過早飯,便拉着牛車去谷家,把分家時分得的糧食以及其他東西全都拉了回來。
至于周翠花,她還在琢磨着谷小蓮的事情該怎麼處理,又或者找個時間去杜家探探情況,不過他們也算是在周家安頓下來了。
早上吃過飯,谷小年跟家裡人打了聲招呼,便帶着谷小平和谷小安出門去找王煜了。
走在路上,不少人瞧見谷小年,趕忙上前打招呼。等谷小年回應後,就有人問道:“年哥兒,你們家蓮哥兒咋回事呀,咋住進祠堂了?還有,你們家怎麼分家啦?”
“對呀對呀,年哥兒,給我們講講呗。”
“快給我們說說,到底咋回事呀。”
“還有你要退親這事兒,又是咋回事呀?這兩天你們家可真是熱鬧得不行。”
“還有分家這事兒呢,咋就分家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