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長和其他幾位族長、族老相對看了幾眼,明白看來谷家分家有貓膩,而且這貓膩還不小。老二夫婦對視一眼,不知道在想些什麼,在場的都心思各異。
“這錢你們也别覺得不公平,當年服的兵役是老大去的,得了安家費。平安、團圓之前都沒有見過他爹,5歲了爹才回來。還有平時年哥兒上山打個野味,這些賣的錢也交到公中了,你們誰說過一句?再說豆腐攤子,雖然老二家在管,可是平時家裡的活都是老大家在忙活,閑下來還幫老二家做豆腐,你們心裡沒點數嗎?”谷老爺子直接攤開了說。
“爹,我們沒意見,沒意見。”谷老二夫婦趕緊擺手。
“你們當然沒有意見,錢都是你們家花了。”周翠花在谷老三後面嘟嘟囔囔。
谷老爺子當作沒有聽到,繼續往下說:“下面分的是田地和房子。咱們家一共有兩座房子,還有幾個空的地基。一個老房子在山腳前,一個是現在住的。老房子在剛開始賣豆腐的時候已經許諾給年哥兒了,這個地契在年哥兒那兒,就不說啥了。”
“現在住的房子是我們老兩口加蓋的。老大給我們養老,老二、老三搬出去。地基方面,老二、老三一家都在村頭,老二就分豆腐攤子那的地基吧,老三就挨着老二家近的那塊,想要房子就自己蓋去。”
“田地的話,以前是十畝水田、十畝旱田,這幾年也陸陸續續添了些,現在一共是二十畝旱田、三十畝水田。水田一家十畝,都一樣,我們老兩口不要了。旱田的話,我們老兩口留四畝,剩下每家分四畝,也都一樣。至于家活事,就誰家用的誰家帶走,廚房公用的就不分了。農具也是我們掙的,都歸我們老兩口了。至于後面的牛,這個是大件,一會兒讓老大各給老二、老三家四兩銀子,就算是老大家買的了。糧食的話,家裡賣了之後還剩三千斤,就三家平分。麻煩長跟哥給寫上吧,就這麼分吧。”
“行,那長樹,另外兩家給你們養老的問題呢,怎麼說?”村長谷長根一邊寫一邊問。
“就讓他們每家每年給我們送一兩銀子和一百斤糧食吧。”谷老爺子分完了也沒了氣力,“剩下的過節就随便他們吧。”他算是看出來了,老三家是有怨呢,現在就能陰陽怪氣地說話,到時還不一定怎麼着呢。也不想想分家是怎麼鬧出來的:“老婆子,你給他們分分吧,我歇一會兒。”
“行,你快坐那兒吧,我來分。”老太太一看都分好了,剩下的事情自己就來弄,讓老頭子歇會兒。她雖然不想分家,可是現在鬧成這樣,不分也不行了。想到此,就擡頭瞪了一眼姚氏,都是這個女人,生不出個兒子,第一胎生的還是個煞星,偏偏這個煞星還護犢子,家裡誰也奈何不了他,哎,怎麼五年前就沒死了呢。
村長一聽,覺得也行。一畝水田能收三百多斤稻子,雖然給的少點,不過還有一兩銀子,再加上逢年過節再送點東西,也差不多了。也就是長壽家地多點,能這麼分;地少的,一百斤糧食也不算少了。
村長低頭不一會兒就寫了五份契書,讓他們都來簽字、按手印。因為家裡有讀書人,都會寫自己的名字,所以都寫上了名字。
簽字後,契書給了谷老大、谷老二、谷老三各一份,剩下的兩份,一份自己留底,一份給族裡留底。
谷老爺子一看都弄好了,就招呼村長和族長到屋裡坐,讓谷老大去找幾個人一塊去杜家退親,順便和自己的兩個妹妹說一聲分家和退親的事。
谷老爺子這一輩子有五個孩子,老大、老三和老五都識得字,在村裡還是很能擡得起頭的。
谷老爺子的女兒都嫁給了鄰村,家裡也都過得還可以,離順河村都不遠,讓人帶話也不用費太大的功夫。
谷老爺子的五個孩子:
老大:谷家富四十三歲 妻子姚氏谷小年哥兒十八歲,谷平安谷團圓雙胞胎哥兒漢子六歲,谷小魚哥兒三個月。
老二:谷甯四十一歲,丈夫石橋,石磊漢子十七歲,石青女兒十一歲。
老三:谷家貴三十九歲,妻子趙氏,谷天浩漢子十九歲,谷小花女兒十七歲,谷小言哥兒十歲,谷小飛漢子六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