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會這日梁家早早關了鋪子,梁楚悅換了新衣裳手舞足蹈的,期待着晚飯後跟他們一塊兒出門去遊燈會。梁以在半道碰見許程華,跟兄嫂打過招呼之後就結伴而去。
快到熱鬧處時,許程華施施然帶上他提前準備好的面具,“如何?阿棠贈我的。”
“還是蕭姑娘眼光好。”梁以開口就誇道,“比你去年那個好看多了。”
“那是那是,哎不對,你怎麼還損我呢?過分了啊,去年還不是你挑的那攤子上沒幾個好看的。”許程華一聽蕭棠被誇就笑得得意忘形,半響才反應過來後半句。
梁以和他沒逛多久,蕭棠就提着燈來了,他和兩人聊幾句,識趣地和他們“走散”了。
此時長街上已是人頭攢動,稍不留意身旁人,轉眼就能消失在人潮之中。同時,在人群中往往一不小心就會被周遭熱鬧的人送上什麼比試台,梁以就被人推上了一個猜燈謎的地方。
此處是白日裡搭建起來的一個木台,三面挂滿了各色花燈與形狀各異的面具。攤主為吸人眼球,舉辦了幾場猜燈謎的活動,與赢彩頭的那些規則不同,這裡比的是幾輪後誰還被留在台上,就要接受攤主的“祝福”。
梁以以前也湊在人群中見過,最後輸的要被當衆淋水,可謂台上人出糗,台下人叫好。
上台的人有的是自告奮勇,有被同行好友推上來的,還有如梁以這般倒黴的莫名其妙就上來了。他懵了幾秒,轉頭看台下興奮的人們,便想這也不過是一場遊戲,他不想掃大家夥的興,挑了一個空餘的小桌過去站好,等着台上人齊後開始猜謎。
攤主敲鑼後,一個梳着雙發髻的姑娘提着一個籃子給每個人發了一盞手掌大小的蓮燈。梁以拿起她放在桌上的蓮燈,從中取出謎題,他這題是字謎「旭日東升」。
梁以一見這題目,心道不好,這道題他沒見過。他與許程華猜燈謎的法子很樸素,就是背謎題,恰巧見過的,就能猜出來,沒見過的,基本上就能放棄了。
不過這才第一輪,梁以環繞一圈,看台上有十餘人,怎麼也得比三輪,他不可能都碰不到見過的題目罷?
他還是記得蠻多謎題的。
所有人作答完畢,方才的姑娘一個個展示他們寫的答案給台下人看,有沒猜出的,直接就白紙一張搖搖頭,梁以也不例外。那姑娘接着到下一個人身旁,梁以也跟着看過去,看有幾人答對,這一看,就看見了隔一桌的一襲绛紫色外衫戴面具的男子。
那人也是白紙一張,無奈地跟姑娘搖了搖頭,随後就要往這邊看過來,梁以忙不疊轉開視線。
宋綏何時上來的?
他猜過燈謎嗎?
梁以心中一瞬間填滿心事,事事關于他,憂心他猜不出來,真輸了待會兒要當衆出醜。
不等他多想,新的蓮燈送到他桌上,梁以打開謎題。
野火燒不盡。
“野火燒不盡?下一句不就是春風吹又生。”
“程華,人家是打一個字。”
“那不就是草?”
“以咱前邊猜錯的那些來看,大概不會如此簡單。”梁以同時也是想到這一個字,最終他們果然又想淺了,攤主收走他們的簽後告訴他們正确的答案。
“公子,到你了。”姑娘不知何時又來到他身旁,梁以一回神,才發現自己沒有動筆。
不過規則中沒有要求必須寫出答案,就是口頭答出,也可算作對,梁以不由自主地往右邊看了眼,他還是擔心那人答不上來,“不知,我再下一輪罷。”
若是宋綏這輪答出來下去了,他下輪便好好答,梁以心想。
可惜天不遂人願,宋綏也未能過關。
後兩輪梁以都運氣不大好,抽到的題他真是沒見過,台上的人此時也隻剩四人,宋綏也還在。
梁以一開始的焦急此刻已經轉為,若是宋綏一直答不出來,他也一直錯,反正最後能剩下來替他受罰就是。
連日來的自我懷疑都在那晚宋綏的一句話裡煙消雲散,是啊,他當時提出分開不是因為不喜歡了。如今哄騙自己結束了沒有用,喜歡就是喜歡,喜歡就是一見到他就讓心翻騰起來,又驚又喜,又要壓抑住喜悅,強迫自己裝作沒看到,裝作面無表情。
可是喜歡不會因此消減,反而在日複一日的不甘中愈演愈烈,最後終于忍不住承認,他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