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一人得道 > 第24章 高嶺之花

第24章 高嶺之花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陳平安第一次見到錢銘,是在永州的月旦評上。

永州的月旦評是由民間自發組織,在每月初的青雲台上,對當世名人的才能、政績以及品行道德進行品評的一種風尚。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月旦評就是依賴個人判斷,“公開蛐蛐人”的一種新型方式。

但經過月旦評品評的士人,身價倍增,所以世人都視能被月旦評品評為一樁美事。所謂上青雲台者,皆平步青雲。至于品評的具體内容和結果?那并不重要,在能被月旦評品評的人之中,又有誰會對月旦評的品評結果表示反對呢?

錢銘就是那個第一個站在青雲台之上反對永州月旦評品評結果的人。

那一日,永州大半的讀書人都來到青雲台之側,想要看看究竟是誰如此不知好歹,竟敢質疑月旦評的結果。其餘百姓也紛至沓來,據說是為了來看新來的弋江太守長得有多麼風流俊俏。

陳平安擡頭望去,青雲台之上,那人正立在晨霧之中,仿若新雨後薄霧中若隐若現的青松,靜水流深,泠冽而又不可侵犯。

面對此起彼伏的質疑之聲,台上之人背脊挺直卻又不顯倨傲,條理清晰地将其一一駁回。漸漸地,台下的反駁之聲越來越小。

“此乃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青雲台上那人話音未落,四周聽衆掌聲如驚雷炸響。

“繼良,台上這位是?”陳平安在攢動的人頭中找到自己的熟人,擠了過去。

鄭繼良平日裡冷峻的面容也似有一絲松動,欽佩道:“這位就是咱們弋江郡的新太守,錢銘錢大人。”

“錢......銘嗎?”陳平安喃喃念道。

台上那人此時卻也碰巧正望向陳平安的方向,猝不及防撞上那人視線,陳平安倉惶垂首,腦海中卻萦繞着方才的驚鴻一瞥——

煌煌如日,神明在雲端淡漠的看着世間衆人。

沒過多久,陳平安就第二次見到了錢銘。不過不是在雲端,而是在地裡。錢銘正卷着袖子幫身有殘疾的蔡老伯插秧。

錢銘挽起的袖子下隐約顯現出漂亮的線條,彎腰時汗水從睫毛上滴落,恍若田間地頭隕落的贊歌。

蔡老伯坐在一旁的田埂上和幹活的錢銘正熱火朝天的聊着,他六歲的小孫女則不停的跑下地去,一會問太守大人是不是渴了要喝茶水,一會問太守大人是不是餓了要吃饅頭。

錢銘耐心且溫柔的回答了蔡老伯小孫女提出的每一個問題。還是蔡老伯實在是看不下去了,讓小孫女别再下地打擾來幫他們插秧的錢太守了。錢銘笑着擡頭,看向田埂旁正在拌嘴的爺孫二人。

也正是在此時,陳平安再次和錢銘視線相交。這一次,陳平安沒有選擇躲開錢銘的視線。

現在他也挽起袖子,卷起褲腿,和錢銘一同在地裡幫蔡老伯插秧。不過比起錢銘,陳平安實在有點像是來幫倒忙的。

“蔡老伯腿腳不好,年紀也有些大了,我就來幫他做點農活。沒想到,還能在這裡遇見别人。”錢銘嘴上說着話,手裡的動作絲毫沒有停滞。

“我,是我叔父讓我多來田間地頭看看百姓們最真實的生活,他說這是父母官職責所在。”陳平安在面對錢銘時緊張的有些磕磕巴巴。

錢銘停下手中的動作,擡首望天,喃喃道:“‘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每次想起白老前輩所言,我都深感汗顔。”

錢銘忽地回首側望向後方的陳平安,道:“你的叔父,想必就是陳縣的縣令陳必聲吧。”

陳平安忙不疊的點頭道:“我從小被叔父一家收養,叔父待我如親子,我亦視叔父為父。叔父時常告誡我,地方官上承朝廷政令,下通百姓疾苦,時刻不能忘記‘為民’之本分。叔父的教誨,我始終銘記在心,絕不敢忘。”

錢銘笑着點頭,道:“陳縣令愛民如子之名,本官早有耳聞。今日見其子侄,便知平日所聞不虛。”

蔡伯忽地對田中的二人喊道:“錢大人、陳公子,老夫已經在家中備好了飯食,還望二位不要嫌棄,來老夫家中先墊墊肚子吧!”

“好嘞蔡伯,我們這就來。”錢銘說着,利落的躍出了水田,接着轉身回首,将自己的手遞給了陳平安,笑道:“咱們一起去蔡伯家吧。”

蔡伯家的飯桌上,正擺着兩盤炒素菜,二道下酒小菜,一道菌菇炒雞。蔡伯一邊撓頭,一邊不好意思道:“老夫家也沒什麼好能招待兩位貴客的,隻能把家裡養的小翠燒給二位。”說着,便要給錢銘和陳平安斟酒。

錢銘婉拒了,反倒是陳平安喝了一口,入口辛辣無比,不禁皺了皺眉頭。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