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九處村鎮遽然有了流民與暴民從四面八方湧進,燒殺搶掠,無所顧忌。
由于失守,山裡的土匪也趁亂搶劫奪舍。
鎮守村鎮的官兵根本不夠,在幾日的拼命中,全部喪命。
張啟則早早報信給了朝廷,希望攝政王派兵馬鎮壓暴民,抓捕土匪,保護自己的家人。
可等了一天兩天三天,等來的隻有高處的寒風,他炙熱的心也逐漸發冷。
攝政王放棄了張啟這處村鎮,整個張家府邸都淪陷,家人在暴亂中死去。
隻留下他一人孤獨的活着。
在他萬念俱灰之際,是太後派人救了他一命。
在養病期間,張啟得知,其他幾處地方攝政王竟然派了兵馬去鎮壓,甚至還給當地各種補貼與赈災。
隻有他一個人被放棄了,甚至親人也與他陰陽兩隔,而攝政王沒有絲毫補救與提及。
仿若他就不存在一般,他的犧牲與奉獻都是一場笑話。
從那一刻,張啟與攝政王就勢不兩立,他對攝政王的怨恨随着時間越來越深。
今日,張啟終于能親自為家人報仇,真是上天垂憐。
白傑在系統中瘋狂尋找此人的記憶。
兩人所知真相卻截然相反。
在攝政王的記憶中,白傑隻看見了,兩個可憐之人被利用。
而作為上帝視角的他,隻覺得他們是這場奪權遊戲的無辜犧牲者。
幾年前,攝政王在篩選鎮守村莊邊界重要官職時。
張啟當時還是一個小小的官職,他主動請命,願帶着一家五口去邊界村莊,當一個默默無聞的村官。
張啟懷揣着一身熱血和對攝政王的濾鏡,發誓要為國家無私無畏的盡忠盡心。
攝政王曾經用性命拼死護住皇帝的行為,讓天下人為之動容與贊歎。身處高位,卻依舊保持初心,置生死而不畏,舍生取義,忠心赤膽,張啟認為他是一個有情有義,絕好的領導。
他也默默追随着高處的攝政王。
攝政王深知這一份差事重大而不易,經過精心挑選,張啟與其他八九個人一起被選中。
分别安置在邊界村莊處當官,管理各處。
攝政王給了他們一大筆安家費與賞賜。
以表示對他們無私奉獻的贊賞。
好景不長,往後的日子,攝政王多次被太後威脅迫害,不僅下蠱控制他,還用巫術控制他的心性。
在被太後設計陷害與控制的時間裡,攝政王無意識做了很多失去民心與公信力的事情。
但攝政王總是會突破控制,時而清醒,時而失控。
太後見攝政王不可控,便用皇帝的性命要挾他,讓攝政王的精神力降低。
這樣太後便可完全控制住攝政王。
為了動蕩朝堂,離間人心,太後利用攝政王之手勾結蠻夷之地,引入暴民與流民。
讓國家重要的邊界村莊,成為衆矢之的,一時間那□□處村莊處于水深火熱之中。這幾處隐蔽且至關重要的村莊邊界,按道理來說是保密位置,除了幾個高層和駐守村莊的人是沒有人知曉通道的。
很明顯,這些位置被人故意暴露,甚至暴亂也是刻意為之。
而一切的一切都是太後利用攝政王的名義去做的。
攝政王慢慢也失去了民心所向,失去了許多支持者,朝堂也開始變了風向,衆人在暗地裡倒戈相向。
從那時起,朝堂就已經變得不再幹淨明亮,許許多多的太後黨在背後藏匿。
張啟,在朝堂風向大多數如尖刀刺向攝政王時,依舊立場堅定的支持攝政王。
當年,暴民,流民與強盜土匪猝然閃現而進這秘密的村莊,對這八九個重要邊界地方燒殺搶掠。
給朝堂孤立無援的攝政王無異于重大打擊,這些地方都是攝政王親力親為挑選的官員。
甚至防守部署也是攝政王一手操辦。
邊界隐秘卻遭此橫禍,明眼人心知肚明。
而天下人與許多不明事理的官員,隻覺得攝政王能力不足,難當大任。
張啟早已懷疑,便聯合家人合力抵抗敵對勢力,他寫了一封密信,吩咐人快馬加鞭護送給攝政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