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尖銳的疼痛猛地紮入盧桢的腦海,疼的她一個激靈,立即坐了起來,還沒反應過來發生了什麼事,地面、桌子之間就開始發生輕微的搖晃和咔咔響聲。
托這些天新聞上關于地震的報導,在她撐起身觸碰到身邊溫軟的物體時,以為小侄女晚上又跑她房間了,連忙撈起她往外跑,一邊跑一邊尖叫:“地震!地震啦!爸,媽,地震啦!”
驚惶而尖銳的嗓音頓時劃破夜空,讓不少還沉浸在睡夢中的人頓時驚醒,忙不疊的往外逃。
盧桢剛逃出屋子,她隔壁房間的小屋裡也沖出一個黑影,喊了聲:“姑娘!”
看到盧桢,連忙向盧桢奔來,她雖出來的匆忙,手裡卻還撈了一件襖子。
接着不斷有黑影從屋裡逃出。
盧桢剛沖出屋子就感覺不對了,這根本不是她家,她家是四層自建房,她房間在三樓,出來還有兩樓才對,可這已經是平地,可此時她也管不了那麼多,逃進院子還不算,借着微熹的天色,看到院門的方向,又抱着懷中的孩子往院子外的空地上跑,一邊跑一邊繼續高喊地震。
一直跑到外面的空地上,她有些發懵的腦子,才從腦中驟然多出的記憶中反應過來,她居然穿到她昨晚看的一篇很火的,即将拍成電視劇的小說當中,小說名叫《娘道:貞娘傳》。
大緻内容講的是女主出身商戶,嫁給秀才劉志軒為妻,劉志軒看不起出身商戶的女主,在女主生了個女兒後,母子兩人均認為她沒用,生了個賠錢貨,對不起他老劉家,想要納舅家小表妹為妾。
女主也看不起自己,認為自己出身商戶配不上讀書人的劉志軒,還沒能生出兒子,于是不僅用自己的嫁妝養着劉志軒一家,還用自己的嫁妝給劉志軒納妾,并自願化身為奴,無私奉獻伏低做小的伺候着這一家子。
當然,這并不是重點,重點是之後天降災禍,地震伴随着幹旱、瘟疫,逃亡遷徙,在逃亡遷徙的過程中,女主把自己生的女兒當做人牲,拿去和人換糧食了,為的就是給小妾生的兒子一口吃的。
原因當然不是她不愛自己的女兒,隻是因為小妾生的是兒子,她生的是女兒,兒子是老劉家的根。
文中把女主将女兒當做人牲換出去時的不舍,和給小妾兒子換糧食的偉大寫的感人肺腑,催人淚下。
盧桢氣的差點一口老血噴出來:“這是什麼垃圾娘道?這是什麼價值觀?女人就不配活嗎?這居然還歌功頌德,立傳成書?”
沒想到隻是吐槽了兩句,居然就穿成了書中女主,盧桢頓時眼前一黑,想死的心都有了。
不是她活夠了,而是這本書裡的環境實在太差,因為地震隻是開始,後面還有瘟疫、幹旱、蝗災。
簡介中,全篇文章,就是女主的一篇苦難史,但她還是貞潔堅韌,大愛無私,為劉志軒,為小妾兒子付出的無怨無悔,在最後洪水來臨,又沒有糧食的時候,她把也自己換了出去,給小妾兒子換來糧食,卻不肯為妓污了貞潔,自殺而死,劉志軒和小妾兒子終于被她的無私感動,流下了一滴淚,小妾兒子哭着喊了她一聲:“娘!”
女主死爾瞑目。
她旁邊的黑影此時正拿她手中的襖子往她身上套,估計是怕她懷中孩子冷,是從前面往後面反着穿的,将孩子嚴嚴實實的包裹在她懷裡。
此時正值初秋,白天秋老虎熾熱,夜晚卻已如初冬一樣寒冷。
如此近距離下,盧桢也看不清女子相貌,卻記得小說中女主是陪嫁了一個粗使丫頭的,這個丫頭在逃難途中被劉志軒賣了。
因為有這丫頭在,加上有嫁妝,女主在災難來臨之前,其實沒受過太多苦,隻是被婆母和小妾磋磨罷了,一直到地震來臨,才真正開始了她半生苦難。
她懷中的小女娃已經醒了過來,卻十分乖巧的縮在盧桢肩窩裡,一雙細嫩的胳膊緊緊抱着她的脖子,一聲不吭。
盧桢看看懷中的小女娃,再看看眼前雜亂的廢墟,隻希望這一切都是一場噩夢,夢醒,她就又回到她溫暖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