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暮光之城/凱厄斯]Reborn > 第106章 Column 106

第106章 Column 106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我不知道那個擁抱究竟持續了多久,因為它給人的感覺是如此牢固,永遠都不會分開的力度。

當我終于想到或許應該松手的時候,兩條胳膊都已經完全麻木了。

“我們回去吧。”趕在凱厄斯反應過來前,我搶先站起來轉過身,疾步朝停車的位置走去。

他從後面追上來,與我并行。當他的手指試圖繞過我手腕的時候,我瑟縮了。

一路無話。

時間已經不是我們出門時的清晨,整座城市開始複蘇。

臨街住戶打開窗子在為新栽種下的黃玫瑰澆水,咖啡廳門前的遮陽傘下開始坐着讀報的紳士,身穿套裝的老婦人一手撐遮陽傘,一手牽着條臘腸犬正慢悠悠過馬路。

凱厄斯的車速很平穩,現在的街道人群川流不息,可不是我們出門時那樣冷清。在這麼多雙眼睛的注視下,任何一點異常都會尤為明顯。

我盯着車窗,幾乎移不開眼,第一次發現這個世界居然是如此清晰,仿佛過去我一直透着迷霧看它,而現在迷霧解開了。

正是在此種狀态下,我腦海裡升騰起一個前所未有的話題,很奇異的話題,我的婚姻。

空調機突然抽搐一下,發出一陣機械罷工前的嗚咽。我猛然伸手捂住它,就像捂住大腦裡的想法。

不,不是這個,不應該是婚姻。那太快了,這個說法顯然有失偏頗,或許我剛才更想表達的意思是我的感情。

我的感情。

獨立于親情、友情之外的第三種情感。我——我無法說出它的名字,但我知道我正思考着它。

我不知道這是怎樣一回事,又或者說,這應該是怎樣一回事。

十四歲時,我進入托車中學,我的同學們是一群正處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戀愛在這裡是很常見的事,比起枯燥無味的課本和明顯缺乏專業素養的老師,充滿活力的同齡人顯然是更好的選擇。放學後的小巷裡的擁吻,深夜持續到天明的酒館派對,填滿了校園生活縫隙。

我從未加入過這種活動,盡管我或許曾經有機會。在那讀書的第二學年,有個帶着超出他臉孔寬度方框眼鏡的男孩,曾每天都來給我送一袋薯條。

他是個木讷沉默的人,從不參與任何打架鬥毆,以及我剛才所提到的那些課後活動。我對他沒太多印象,隻記得某節地理課上我們曾同坐課室第一排。

現在想來他的行為大概可以被看作一種示好,盡管我不明白他的情感是如何産生。也許是受校園潮流的影響,使他覺得自己也應該做點什麼;也許是同病相憐——我們都是那種盡量避免挑起争端的那種人,因此有時不免會被當成軟弱,從而成為欺淩的對象。

總之他堅持這件事堅持了幾乎一個學年,盡管我從來都沒有吃過他帶來的食物,但他樂此不疲。直到那年暑假,他不知道從哪裡獲得我的家庭住址,并試圖将這個上學時的習慣延續到假期。

他順理成章看到了我母親發瘋的一幕,于是從那以後我的桌上再也沒出現過任何東西。

我不怪他,反而覺得這才應該是正确的結局。

正如每一口鍋都應該有适配的蓋子。當這口鍋是擺放在精品廚具店的平底煎鍋時,一頂品牌材質同樣響當當的鍋蓋顯然是必須的。而當這口鍋不過是一口裹滿鍋灰的鐵鍋時,那樣的鍋蓋顯然就不适用了。

這也正是為什麼,剛才想到這個問題時,我會首先想到婚姻,而不是感情。

想象自己以後會擁有怎樣的婚姻對我來說很容易,想象自己的感情卻并非如此。

我不認為——至少在這之前不認為,婚姻和感情應當是同一回事。

想象和幻想是不一樣的,毫厘之差,就注定了前者是基于現實的理性審判,是無數個可能結局中必将到來的一環。而後者是填滿夢幻輕盈的肥皂泡,哪怕不靠近也能嗅到其中馥郁芬芳,即使最終未能實現也會遍遍留戀的感性盼望。

大概我也會找一個休倫那樣的人,遊手好閑,混吃等死,活着的作用除了提供一些創造下一代受害者的必須物——并且還為此自鳴得意——之外,沒有任何其他作用。

當然我很樂觀,或許他能比休倫好一些,醉酒之後隻打我而不打我的孩子,那這樣最起碼我們其中一人能夠解脫。

我會分分怨怼,時時哀歎,又日日原諒。抱着對日漸衰老的母親的埋怨和不得不承擔的贍養責任,抱着母性中對孩子的保護與期待,抱着對自我意識的打壓和譴責。裹挾在生活的浪潮之下,最後成為又一個麻木不仁犧牲品。

我已經充分準備好了面對這一切。

而現在生活告訴我,你還有另一種選擇。

這絕不是種驚喜,而是種難以忍受的驚吓。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