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有了這一條來錢渠道,朝廷少征收百姓的稅,這才短短七八十年,大乾的天下就發展到繁榮鼎盛,從京城到江南,從北到南,大部分地方百姓的日子都可圈可點。
即便有貴族,官府,地主等各階層壓迫,日子也過的下去,并不像大多數封建朝廷,總是起義不斷。
“當然,光憑默拖合這一支,想拿下整個河西走廊是不可能的,所以他們這一次的目标,是拿下金昌和武威,扼制河西走廊的入口。等他成功,蒙古高原東部的烏格圖汗部落會和他聯合,進攻呼和浩特和銀川,屆時才是真的舉國之戰。”
“所以要從一開始就扼制住他們的發展,消滅他們的有生力量,另外我懷疑,他們能發展如此迅速,西域諸國一定有人與他們勾連,否則據守金山腳下那一塊草原,人數增長不會如此之快,馬匹也不會有這麼多。”
因為氣候原因,金山腳下的草原和盆地不像以前那麼茂盛,隻能勉強養活五六萬人。
加上大乾施行鎖邊貿易,對西北這一支重點收購牛羊,本該遏制了他們養馬的數量。
可探子查到,默拖合兵強馬壯,就連武器都是好鐵打造,西北就算發掘了鐵礦,也不可能有好的鍛造工藝,也沒那個條件挖礦和煉鐵。
所以一定有人資質他們,大乾朝廷管得嚴,出關的貨物經過一查再查,榷場更是由邊軍統一管理。
此時的大乾朝與日俱盛,還沒到王朝後期的糜爛,所以從大乾走私那麼多馬匹和武器幾乎不可能。
那便隻剩下兩個來源,東北和西域。
現在的東北平原,有一大半屬于大乾朝廷,剩下的被扶餘各部族占據。
他們各自為政,以漁獵為主,歸屬于大乾,還算安分聽話,和蒙古草原上的烏格圖汗部落還有仇,應該不會幫他們。
那麼就隻剩下西域了。
林如清敲着桌面沉思,“西域可有不少大型鐵礦,分布甚廣,從東邊的車師,東且,到西邊龜茲,姑墨,娣羌、難兜、莎車等,均有分布。”
這要想查出來誰與默拖合勾結可不容易,至少西域諸國,除了少數幾個,大多數對中原王朝都有怨言。
不說别的,來往貿易,就是中原占據絕對優勢,不僅拿走人家諸多物産,更有真金白銀,黃金寶石,幾乎是半賣半送的狀态。
這沒辦法,中原王朝強勢,做生意自然不會客氣。
換作中原王朝弱勢的時候,西域諸國也不會客氣,遏制交通要道,做生意層層設卡,甚至是蓄意搶劫,總之危險至極。
而中原王朝鼎盛,加上天山以西的大月氏也正是鼎盛時期,他們的汗血寶馬是中原最想要的西域馬之一,自然不會讓途徑的西域諸國撈好處。
因此,這生意做的是相當的強勢,西域諸國有怨氣也正常,會和默拖合勾結,也是意料之中。
而林如清之所以會沉吟,是因為林家在西北有生意,更是在西域諸國中,扶持了自己的勢力。
他們當然不是為了借此對抗大乾朝,而是掌握西域諸國情報,并控制幾個傀儡,幫忙遏制西域諸國的發展,使其不對中原王朝産生威脅。
當年林家這麼做,是為了西北門戶安全,等到林家軍全軍覆沒,這就成了林家的商路和退路,這麼多年,一直用心經營和維護。
但因為事情做的隐秘,至今沒人知道,林家在西域還有這樣一份勢力。
不過,一條通往西域的商隊是擺在明面上的,西域的戰馬,有一部分就是通過這支商隊帶入中原,是補充中原戰馬和種馬的來源之一。
因此這條商隊并沒有被取消或者打壓,至少他們幫助朝廷和軍隊運送戰馬,純粹是賠錢轉吆喝。
另外,如果他們探聽到某些消息,也會及時上報。
可問題是,西域某國或某幾個國支持默拖合,他們竟然一點消息都沒傳回來,無論是埋在西域的勢力,還是商隊,都沒帶來丁點消息,這就很不正常了。
莫非,西域勢力和商隊頭領叛變了?
林若溪和林如清對視一眼,眼底都是凝重,如果是,那就太糟糕了。
不僅會損失每年二十萬兩的龐大利益,更是會暴露林家的部署和野心。
要是被朝廷知道,他們林家,絕不會有現在的自在日子過。
最重要的是,他們家的商隊,對西北一帶和西域的情況和軍事部署相當了解,畢竟用的就是當年林家軍退役的老人和傷殘人員,以及他們後來培育的人手,都是軍營出身,對那些門清。
他們要是投靠了默拖合,那此戰,默拖合的勝利超過了七成!
林若溪和林如清對視一眼,面色悄然變了,眼底深處滿是警惕與凝重之色。
不行!一定要查清楚!
可在六皇子面前,他們還要佯裝鎮定,不能叫這位心細如發,智慧超群的皇子察覺。
他可是皇族中人,但如果是真的,也不能瞞着,否則默拖合大軍拿下金昌和武威,他們林家就是千古罪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