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曰:
百八英雄聚義年,滅雷破金日無閑。
三十六将盡誅戮,大敗兀術在山間。
再驅軍馬為少保,陰靈顯聖猶念憐。
功名既著玄女降,罡煞星曜終回天。
話表馬陵軍以五十輛奔雷車大破金兀術數萬騎兵陣,陳明遠勒令殺上和龍山來。泰山莊浩一馬當先,望見兀術要逃,拍馬來捉。兀術正欲持金雀斧死鬥時,那赫兒連清舞烏金錘趕過,叫道:“元帥速走!”便直搶莊浩。兀術見了,忙勒馬望會甯府逃回。莊浩見赫兒連清又來,扭轉神威,挺亮銀槍厮鬥。隻看二馬相交,臂膀齊舉,兩團金光中橫穿着一道銀光。二将鬥了三四十合,赫兒連清把雙錘猛地砸來,莊浩側身一躲,便落了個空。赫兒連清不禁心慌,就吃莊浩手起,望着心窩裡一下,搠落下馬。莊浩再欲去趕兀術時,已是去的遠了,隻得在山上戳殺北軍。
尚有那靈幻先生林淼,見馬陵軍前來攻打,急再作法時,董浩見了,念動五雷正法,将七星槍向着一指,喝聲道:“疾!”隻見半空中現出幾個黃巾力士,紛紛降來。北軍士卒見狀,吓的各自抱頭鼠竄,奪路而逃。林淼看那黃巾力士前來捉将,正欲逃走,吃他們把手中兵器一抛,打中雙腿,跌倒在地,上前活捉了。
馬陵大軍直在山上殺了四個時辰,至申牌方息,二十萬北軍吃殺的隻逃得數百。将及日落,陳明遠教鳴金回城,各将都來請功。明遠聞折了五虎将沈冉,不禁哭昏過去。衆将急教王力救醒,後道:“沈冉與我自幼相識,在江甯府時同受牢獄之災,不想今日離我而去,真個痛心入骨,如喪考妣一般。”徐韬亦念兄弟情義大哭了一場。明遠着令收殓了屍首,以鹽封之,率大小将士祭奠,完畢後便令車仗小心運回馬陵泊安葬。随後又教解過林淼來,董浩上前松綁道:“本師羅真人曾有言,我大軍至興中府将遇着汝,故教吾将你收服,可去二仙山參見本師。”林淼驚道:“既是羅真人法旨,豈敢不從?”當時願歸降,董浩因要留于軍中,故教他次日自個兒往二仙山而去。後來林淼随羅真人在山上修行,也終成正果,此乃後話,暫且不表。
卻說興中府這一戰後,陳明遠教清點兵馬,手下士卒僅四萬有餘,明遠便問婁小雨道:“依軍師之見,我大軍如今怎生行事?”雨菲思道:“雖大敗金兀術,我軍卻也傷亡慘重,然這四萬軍馬若想攻臨潢府等地,卻是不濟事,雖有奔雷車,倒難保一路順暢,且就是将山寨餘下兵馬俱調來,于數上亦是不足。如今隻好教人往會甯府沿途放話,以吓金人,使他有求和之意。”便喚幾個懂女真語的喽啰,分付了計策,教他等都各取道往會甯府去了。雨菲又與明遠道:“隻若金主信之,我大軍則可直坐收其利,且待消息。”且說金兀術兵敗回朝,金熙宗聞說軍敗,二十萬大軍盡沒,惶恐不安,支吾道:“元帥尚且兵敗,我朝更有何人能勝這夥好漢?”兀術奏道:“陛下勿憂,雖是折了這許多人馬,他那裡亦吃我軍殺了許多,隻是那些車子十分厲害,不知何來曆。”又見右丞相韓企先奏道:“多得報馬陵軍正于後方再調十萬軍馬,正往興中府途中,欲待兵到,攻打北京。”文武百官聽了,俱膽戰心驚。又有濟王蕭仲恭奏道:“依臣之見,眼下唯有遣使前去講和,從此與他劃地而治,是為上計。若他不願講和,隻得傾全國之力,與其并個死活。”群臣皆贊同,熙宗無奈,隻得修下表章一道,差驸馬斡骨剌收拾金銀珠寶、绫羅彩緞,裝載十數車,晝夜趕往興中府來。
話言紹興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未牌三刻,金驸馬斡骨剌領番官八員,帶一應禮物,至興中府城中。斡骨剌到府衙内先參拜了陳明遠,禀道:“吾陛下已知衆頭領的本事,不敢再犯虎威,今特遣俺來奉表,情願就此講和,分界而治,萬世不敢再欺中原,求乞退兵罷戰。”便呈上表章。陳明遠知他言意後,便令鐵判官謝德偉接過表章,展開高聲讀道:
“大金國主完顔亶拜書緻馬陵泊主陳明遠言:罪人亶生于不毛之地,存于無禮之邦。幼蒙上邦先師教授,奈何本性乖張,未得教化;長得朝中奸人趨奉,志短心高,不通文武。以緻昏昧,興師犯邊,以成大惡,而緻勁旅讨罪,義士興軍。今特遣使臣斡骨剌,納禮請罪,将金珠絹布以犒麾下。倘蒙義士憐憫,饒本國殘年,得保先祖所遺寸土,罪人刻骨銘恩,世世圖報。雖百死,不敢背德;縱千秋,不忘此恩。然若義士仍窮追不退,亶自問将兵交鋒,雖未及義士,卻無非玉石俱焚,同死社稷而已。罪人不勝惶恐,謹拜表以聞,多望義士三思。
皇統元年季冬月日 大金國主完顔亶表。”
謝德偉讀表文已畢,婁小雨與陳明遠暗行眼色,明遠會意,便與斡骨剌道:“我大軍一路連克你州府,不愁打不到你上京去。本待要一發斬草除根,以絕後患,今見你國來下表章求降,我中華之邦自古有投降之理,便準你拜降。今後你番蠻不許再入漢關來擾我華夏百姓,不然我大軍當再行北伐,直殺入會甯府!”斡骨剌連忙拜謝稱是。明遠又親寫一道表文,令斡骨剌帶回會甯府與熙宗看去了。明遠教薛許越篆碑石立于和龍山下,以記此番事業。
且說斡骨剌領番官方走,這邊來報沈濤從臨安府而回,明遠教進到堂上。沈濤才進衙來,當時便道:“嶽少保父子被拿入大理寺,但凡為其求情之人,為官者罷官,為民者處死。我又往韓世忠府上詢問此事,韓樞密言,此為丞相秦桧之意,其曰嶽飛之罪,莫須有。又聞宋金已議和而成。”原來自嶽飛回廬山後,這夥奸臣仍不肯放過他,于九月間,秦桧等人威逼嶽家軍将佐王貴,利誘王俊,使其陷害嶽飛,先告張憲謀反,又拿了飛長子嶽雲下獄。張憲乃忠義之士,豈肯屈服于這夥奸臣?張俊見對張憲用刑未果,便直捏造其受嶽飛意謀反。宋廷又召令飛回臨安,于十月十三日将飛亦投入大理寺獄中,吃這夥奸臣百般迫害。十一月七日,宋金紹興和議逐步達成,宋向金稱臣,将淮河至大散關以北之地劃歸金人,每年奉銀絹各二十五萬。金兀術又以“必殺飛,始可和”與宋廷派兵攻打馬陵軍為條件,令秦桧施行,高宗默許之。
當時馬陵軍上下聽聞,無不憤怒。莊浩氣道:“這狗皇帝,我師弟為他宋廷出生入死多年,費了多少精力,折了多少軍士,今番竟落得這麼一個下場!”衆頭領皆道:“嶽少保乃忠義之士,豈可眼看他受害?”陳明遠問婁小雨道:“我軍即刻整頓起程,前去搭救嶽飛,軍師以為如何?”婁小雨思道:“從這興中府至臨安,單憑腳力,少說也要二三十日方能到,那時隻怕嶽飛已受難了。”何熙道:“不錯,路途遙遠,你我又不能飛得,怎生是好?”姚雨汐道:“隻得先走一步是一步。”陳明遠便要下令,隻看沈濤道:“哥哥勿急,小弟有一法子,可教軍馬速到臨安。”明遠忙道:“兄弟卻有何法?”沈濤面上稍有憂慮,董浩見了,方要開口時,沈濤便道:“小弟可即畫神行符數道,與軍兵都綁了,屆時作起神行法來,可帶大軍直奔臨安。”田雅珠奇道:“兄長神行法竟可帶動這數萬大軍?”沈濤道:“确可如此,隻是用過一次後非得休養數月,故以前從不曾使得。”明遠喜道:“不知兄弟竟還有這般本事。”沈濤又道:“眼下事不宜遲,哥哥可先整頓兵馬,我自去畫符。”便離堂上。董浩見了,亦告退,來尋沈濤。二人就街上相遇,董浩方才要說話,沈濤笑道:“我意已決,還請靈清先生在那之前勿要點破。”董浩聽他這麼一說,搖首歎氣不止。
卻說沈濤連日畫制神行符,三日後終得完成,便與軍中将士,步卒每人兩道,騎兵四道。彼時又有趙京、黃立舉、張意三将來辭行道:“今既已敗了金人,我等願回涿州,解甲歸田,了卻此生,還望兄長許行。”魏大哲、王天雄、陳魯、劉午曉四個亦來道:“我四個亦欲回大同府,會聚了唐康甯兄弟,都回鄉裡安穩度日,乞哥哥答應。”陳明遠聽了,一一禮拜道:“此番北伐多得衆兄弟相助,既是要走,豈能相阻?隻願日後能再相會。”趙京三個領原部人馬,魏大哲四個領關西義軍,各自起程。時馬陵軍仍餘兩萬之衆,都縛好神行符,沈濤站于大軍中央,作起神行法來,直有一炷香的功夫,濤喝道:“起程!”馬陵軍便動身,往臨安府而來。隻言大軍路行兩日,途中不敢多歇,已然到了盱眙縣境内,大軍逐漸放慢腳步。沈濤此刻已是精疲力竭,雙眼發黑,忽地仰面噴出一口鮮紅來,倒于地上不能起。明遠見狀急令停軍,去扶沈濤時,已然沒了氣息。董浩歎道:“沈兄自知這麼做,必會折了性命,隻是為了大軍能早日救出嶽飛,故瞞了衆人。這神行法帶動數萬之人,行了兩日,縱是修道之人尚且受用不得,何況沈兄乎?”後人有詩歎道:
日行千裡衆人服,狂飙電卷鬼神哭。
為救忠良喋血處,比得高彪不丈夫。
陳明遠扶沈濤屍首痛苦不已,隻先教人送其屍首回馬陵泊安葬,大軍繼續趕路。複行三日,已是紹興十二年正月初一日,大軍已至句容縣地界,忽前方報有朝廷遣天使而來。衆将都欲上前殺之,明遠道:“且勿動手,看他有何話說。”天使已至,宣讀高宗聖旨,衆人皆豎立而聽。原來那聖旨上寫道,高宗知嶽飛受冤,特将其從獄中放出,又嚴懲秦桧等人,與天下百姓一個交代。又聞馬陵泊抗金有功,特賜禦酒,以嘉獎賞。陳明遠冷笑道:“前番在我軍背後使壞,今又言我軍有功,莫不是在戲耍俺們!”又見千面玲珑李沫瑤從臨安飛馬而來,未待馬停,便翻身滾下道:“嶽少保已于二十九日在大理寺中被害,其子嶽雲并部将張憲皆被斬于市!”衆人聽聞,赫然而怒。陳明遠便教拿下天使一行人,又将所賜禦酒與其灌下,不一時間俱都毒發身亡。莊浩嘶吼一聲道:“這狗皇帝,冤死我鵬舉師弟,又欲毒殺我軍,此仇不共戴天!”衆人皆叫道:“殺上臨安去,奪了他的鳥位,推俺哥哥做皇帝!”陳明遠即道:“嶽飛之死,人神共憤,即刻起程直奔臨安,殺了那昏君!”
馬陵大軍再動身趕路,次日便到廣德軍,離臨安已是不遠了。卻說忽然間狂風大作,又雲霧彌漫,陰森森一片氣象。董浩于馬上見狀,仗槍作法,卻是無用。隻看半空之中現出兩面繡旗,一書“盡忠報國”,一書“精忠嶽飛”。又見嶽飛站立雲端,作首長子嶽雲,右首部将張憲。莊浩見了,大叫一聲:“師弟,你陰靈不遠,待山寨衆兄弟為你報仇雪恨,亦是平天下百姓之怒!”隻聽嶽飛道:“二位兄長并衆頭領,今番你等不可殺上臨安。想我戎馬一生,為國家出力,若諸位做出事來,豈不壞了我的忠名?望諸位全了我嶽飛的名節,千載之下自有分教,那夥奸臣雖得了這一時,卻也難逃萬古罵名。”陳明遠等隻欲領兵繼續前進,卻見飛沙走石,雷聲大作,大軍前進不得。陳明遠見狀,長歎一聲,隻得下令全軍退返山寨,衆人兀都氣憤不止。
隻說馬陵軍,自打紹興六年八月十六日出軍,至今紹興十二年正月十一日才回到山寨。山寨中原計一百單八位頭領,從張叔夜領兵征讨,到北上伐金歸來,共折損了七十二位。陳明遠就山寨龍泉寺外淨處揚起長幡,修設超度九幽拔罪好事,做三百六十分羅天大醮,追薦前亡後化諸位将佐。陳明遠再看山寨中衆頭領,止剩得三十六人。這三十六是:
義巨子陳明遠 泰山莊浩
女諸葛婁小雨 賽仲達何熙
飛将焦明武 金锏徐韬
小孔孟田雅珠 賽存孝楊乙堯
開路神房圳 鐵判官謝德偉
彩翼蝶許欣敏 神針手郝郡楠
塌天虎王珠江 避水獅徐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