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霭是武舉出身,幸得上官榷賞識,前半生刀尖舔血,一步步爬到今日這個地位。他一直覺得自己是幸運的,不用和那些沒有門路的人一樣不知道哪天就死在戰場上。他對上官榷忠心耿耿,髒活累活都搶着幹。年過不惑,原以為可以安享天倫,誰知一切都是鏡花水月。媳婦通奸鬧得滿安京城人盡皆知,養了這麼多年的兒子也不是自己的兒子,而他卻因為對方的權勢隻能隐忍不發。他如此百般求全隻為讓對方放心,卻還是難逃被滅口的命運。
既然上官榷不仁,那又何必怪他不義?
他不知道燕輝出現在這裡是巧合還是計劃——他不相信世間有這麼多湊巧,所以他更傾向是燕輝的算計——碰巧救下他後讓他感恩戴德。但無論如何,他都知道自己對燕輝的價值。
他知道燕輝肯定會救下他,王府護衛開始表現出的被壓制隻是為了增加他的緊張感,目的當然是為了在生死關頭逼他做出要不要接受燕輝庇護的選擇,後續他沖到燕輝身邊兩方局勢立馬發生改變就是最好的證據。而關鍵時刻柳綽和燕輝先後聯手救下他也是為了讓他在生死一刻的驚險中感激涕零從而更好地投入燕輝陣營。
這一系列的謀算他都看得懂,但謀害皇族?
王霭懂了,燕輝故意這樣問就是為了向他展現出他對今夜刺殺的無知,他隻是碰巧路過,救他是無心之舉。
“殿下恕罪,”王霭誠惶誠恐地跪下。上官榷已然出手,如今能救他之人隻有燕輝。既然決定尋求燕輝庇佑,王霭不介意順燕輝心意而為從而減少燕輝對他的忌憚,“下官半路遇襲,原以為已無生還的可能,不曾想荒郊野嶺中竟然得見殿下。下官見到殿下猶如得見再生父母,滿念想的都是能盡快來到殿下身邊,卻忘了緊随而至的殺手可能會讓殿下陷于危險,還望殿下寬恕下官無心之失。”
燕輝看見上官榷戰戰兢兢磕頭認罪的模樣噎了半晌,他本質還是做不出恃強淩弱胡亂撒氣的事情。王霭說的又假又油膩,但被追殺性命攸關也是事實,雖然被坑的是他,但他也能理解一個人人對生的渴望以及求生時可能會放棄的道德。燕輝沒好氣地剜了王霭一眼,懶得再搭理他,眼見護衛們已經收拾得差不多了,氣勢洶洶地上馬:“回府!”
護衛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都看得出燕輝心情不好,誰也不敢當出頭鳥去問,但不問的話該怎麼處理這個王霭呢?
最後還是柳綽示意給王霭留下了一匹馬。燕輝如此生氣明顯是為了吊着王霭,他整了這麼一大出就是為了救下王霭當然不可能把他丢在這兒。而如果王霭足夠聰明就應該知道刺殺有第一波就有第二波,此時單獨行動無異于自找死路,跟着王府的大部隊才有生的可能。
救人救到底送佛送到西,坑都坑了,燕輝也沒有把他留下來讓他等死的打算。他瞥見柳綽的舉動,沒有說什麼,也默許了王霭跟着他們一路回城的行為。
進了城門,王霭繼續跟着他們;路過醫館,王霭沒有停下;眼看着就要三皇子府了,王霭依然在後頭跟着。
?這怎麼還賴上他了??燕輝震驚了。
眼看着王霭沒有一絲絲自覺,順理成章地就跟着他們走進王府,燕輝再也忍不住了。
“不是,如果我沒有記錯你也是在京官員吧,有家你不回家跟着我做什麼?想要我幫你請禦醫嗎?不至于吧?刀傷又不是絕症,找個醫館敷藥處理一下不是更方便?”
王霭被燕輝這一番話給問懵了,他這時候回家不是找死嗎?王霭念頭幾轉,懂了,燕輝這是想要他表忠心是吧。
“砰”地一聲王霭直直地跪在燕輝面前,那響聲聽得都讓人膝蓋生疼,他一把鼻涕一把淚,就像是走投無路似的:“求殿下救我!求殿下庇佑!”
???燕輝這下确定了,他是真的被賴上了......
“殿下您是知道的,這些年下官一直在替上官大人做事,勤勤懇懇不可不謂盡心,但上官榷那個狗賊竟然縱兒通奸,”王霭聲淚俱下,“我百般忍耐委曲求全,得到的結果卻是他要殺我滅口。如今能與上官榷抗衡的也就隻有殿下您了,求殿下庇佑!求殿下做主!”
燕輝被哭得一個頭兩個大:“停停停,别嚎了。如果我沒有記錯我大門上的牌匾寫的是晉王府而不是京兆府對吧?做主你去求京兆尹啊,刺殺朝堂命官這麼大的事情你不報給京兆尹報給我有什麼用啊!”
上官榷是四皇子的舅舅,京兆府是四皇子的勢力範圍,燕輝讓他去京兆尹,這擺明了是想逼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