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日之後,皇帝以慶功為名,下旨大宴群臣,凡皇室宗親及五品以上官員皆可攜子赴宴。
陣容之大,為南啟建國以來之最,由此,足見皇上對蕭慎的恩寵。
然而,沒人知道這場浩大的宴會,名為為蕭慎慶功、為南啟慶功,實則隻是皇上和皇後娘娘想要以一種不招搖、不引人注意的方式召見内定驸馬——蕭北陌。
同時也是為了給皇上最寵愛的樂儀公主創造和喜歡的人相處的機會。
倒是有一些有門道的人,也從後宮打聽出此次宴會隐隐約約是和樂儀公主有關系。
他們這才明白過來,可能皇上是要借此次宴會為這樂儀公主招選驸馬。
難怪聖旨上說的是要他們攜子赴宴,而不是攜子女赴宴。
樂儀公主身尊位貴,皇後嫡女、太子胞妹、皇上最寵愛的公主殿下,要是能尚到他們家,那可是無上榮耀。
而且據說這樂儀公主不僅人長得貌若天仙,是南都第一美女,還從小就聰慧機靈,随衆皇子一起入學國子監,師從顧太師。
連皇上都曾誇贊她“若為男子,必能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權”。
坊間雖有傳聞,樂儀公主被皇上皇後慣地嬌縱任性,不好相處,但她可是整個南啟國除皇後娘娘外最有身份的女子了。
誰家不想尚一個公主來擴大權勢、光耀門楣?
就算是讓他們的兒子把公主給娶回來當祖宗一樣供着,他們也願意啊。
于是,衆位大臣的心中又開始活絡了起來,不惜花重金向宮人購買樂儀公主的喜好,隻為自己的兒子能夠雀屏中選,入了那樂儀公主的眼。
大宴是在酉時三刻正式開始,按規矩,大臣們須在申時便到達奉天殿,等候皇上皇後娘娘的到臨,然後宴會正式開始。
然,申時還未到,皇城門口已是車水馬龍,衆位大臣三三兩兩地寒暄着向奉天殿走去。
對于這場宴會的内容,衆臣們倒是不甚關心,皇宮的歌舞雖美、佳肴雖好,但常年看下來,又毫無新意,不免讓人厭厭。
他們急急而來,不過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借機各行其是罷了,這也是舉行宴會的意義所在。
“蕭将軍到~”
太監尖銳的聲音遠遠傳來,衆人皆朝着入口處看去,隻見蕭慎在一個太監的帶領下,來到了事先安排好的坐席。
他的後面自是跟着面色冷情的蕭北陌。
南啟宴會的座席安排都是有一定深意的,坐席越靠前、離皇上的地方越近,就說明越得皇上的重視,地位也就越高。
就像蕭慎,此次宴會,他的座位被很巧妙地安排在了太子殿下的下手,連五皇子晉王千歲的座位也都在他之後。
依禮,按照蕭慎現在的官爵,是不可能安排在如此靠前的地方的,但奉天殿的管事既然這麼安排了,那就說明是得到了皇上的許可,亦或是這本就是皇上特意吩咐的。
古往今來,打過幾場勝仗的将軍比比皆是,但能由此得到如此大殊榮的,還從未有之。
也不知道這個早年因得罪先帝被貶邊關的蕭慎,怎麼就得了皇上如此大的青眼?
其實衆人的猜測也大緻對了一半,蕭慎的座位如此靠前确實是皇上特意吩咐下來的,但卻不是因為蕭慎有多得皇上的寵信。
能打仗的武将也不在少數,這隻是皇上想要近觀蕭北陌。
一見到蕭慎落座後,心思靈活的大臣們哪還坐的住,紛紛起身、端着酒杯,朝着蕭慎而去。
蕭慎對這種官場恭維,雖不似剛還朝時的那般難以應付,但也煩不勝煩。
“皇上駕到~”
直到又一聲太監尖銳的嗓音遠遠傳來,原本熱鬧的奉天殿一瞬間安靜了下來,各回各位。
隻見一襲明黃色長袍的皇上攜着雍容華貴的皇後娘娘款款而來。
而緊跟在皇上皇後後面的就是太子殿下和樂儀公主了。
在場的衆人一見皇上來了,立刻齊齊跪倒在地,高呼:“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皇後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衆位愛卿不必多禮,都平身吧。”
在衆人的跪禮中,皇上和皇後娘娘先後在上首落座,緊接着,衆位大臣也依序起身入座。
不久,皇上宣布宴會開始,一時歌舞驟起,觥籌交錯之聲不絕于耳。
酒過三巡,皇上狀似無意地掃了一眼蕭慎周圍,果然見到一墨衣男子端坐在蕭慎的身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