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外界,我希望自己呈現出一個有自己想法,包容性很強,不随大流的形象。以前我很少發朋友圈,但第二次戀愛結束後,我感覺到一種孤獨,而我希望通過和外界建立聯系來沖淡這種孤獨感。我分享一些日常的照片,描述護士節和自己的生日,獲得一些人的點贊,我感覺到滿足,或者說自己的存在感。我發現我根本不在乎自己之外的人的狀況,哪怕是我的父母,我的奶奶。
我奶奶七十幾歲,白天出去打工,綠化除草,晚上回來,我在樓上我的房間休息,她拿着體檢報告讓我給看看。我有點不耐煩,翻看報告,她的體檢内容很簡單,報告寫的很公式化。我心不在焉,可能也沒看清具體内容是什麼,我根本不關心她的身體有什麼問題,跟她說和去年差不多,血壓還是太高,要去找醫生重新配藥。這個問題我很久之前就跟她說過了,她怕去看醫生,也沒人陪她去,一是她自己忙着打工,二是我也很少回家,我覺得我爸應該負責她的健康,而不是我。或許哪天我突然變得渴望親情,我會去帶她解決一下這個事情。血壓高很危險,我自己清楚,但僥幸心理是我習以為常的心态。
我們家裡人沒有誰擅長溝通的,和外面人聊天可能都比和自己家人聊得多。我選擇獨善其身,感覺無法給任何人負責,我會說一些冠冕堂皇的漂亮話,但我也不屑于這樣的虛僞言行。我常常想我奶奶去世會是什麼原因,我希望她能沒有痛苦的死亡。從一些方面考慮來看,這其實是一種祝福。前不久,村裡一個爺爺去世了,是腦梗,前後也就一個月吧,人沒了,八十幾歲了,算是喜喪,我覺得他家裡人可能還挺開心的。我爺爺比這個爺爺小了一歲,我在想他知道這個爺爺去世了,心裡會不會有什麼感觸,恐懼還是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