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考成績出來,蕭嶼仍舊是穩坐第一名。陳燦第二名,李甯朗第三名。
成績單張貼在公告欄上,有人歡喜有人愁。還有人根本不看。比如說,蕭嶼。比如說,陳燦。
陳燦坐在花壇上,拍了拍自己身邊的地方,讓蕭嶼坐:“坐吧,沒事。”
她遞過一杯礦泉水,感慨:“時間過得真快,一下子高一就過去了。”
他們是偶然碰上的,蕭嶼剛打了籃球回來,陳燦剛從小賣部出來。
二人看了眼黑壓壓的人頭,當即意見一緻,決定先躲起來。
他們坐的地方有些偏僻,有風吹過來,陳燦不由得閉上了眼睛,享受這一刻的風。
蕭嶼喝了兩口水,禮貌問:“你暑假有什麼計劃嗎?”
陳燦閉着眼,如實回答:“打工。”
“啊?”蕭嶼有些驚訝,“打工?在哪兒打工啊?”
他說完意識到自己語氣太過,笑了笑,“我有點驚訝,感覺還蠻有意思的。”
陳燦點頭:“是挺有意思的。”
她打工的地方,是梁靜女士一個牌友介紹的,在靠近市中心的一家水果店看店,一個月兩千塊錢。
梁靜女士在這一點上還算厚道,不會沒收她的錢。
她說,這錢你自己拿着,以後别老問我要。
陳燦想起這事來,不由發笑。
蕭嶼的話題還在剛才的“有意思”上,他以為陳燦想到什麼有意思的事情,便問道:“真的很有意思嗎?”
陳燦睜開眼睛,同他視線相交。她有時候覺得她同蕭嶼很有默契,譬如這一句,她立刻覺得,他是在問她剛才在想什麼?
陳燦想了想,答道:“可以看見很多不同的人,我以前看見過一個小男孩想給妹妹買那個小玩具,拿了自己的零花錢過來。”
蕭嶼聽得認真,也贊同道:“這小男孩很可愛。”
陳燦點頭:“嗯,對,很可愛。”
小男孩并非她打工時候碰見的,而是有一回她不想回家,慢吞吞在街上晃蕩的時候看見的。
這也不算撒謊吧,反正都是她看見的,不過是把此處的放在彼處而已。
蕭嶼聽她的話,似乎對此充滿了向往。
陳燦心中失笑,不食人間煙火的小少爺啊,連旁人為了生計而做的,在他眼中也是浪漫事件。
真好。
陳燦晃着腿從花壇上跳下來,“我先走啦。”
她從樹蔭裡走出去,她走到了陽光下面,步子跳躍着,上了台階,又重新回到陰影裡。
蕭嶼忽然想起來,他喝了她一瓶水。
他掂了掂瓶子,算了,下次再回送吧。
這是他們高一的最後一次見面。
暑假如期到來。
梁靜對陳燦放假一事并不愉快,陳燦亦然。這意味着,她們要在一個屋檐下多待這麼久時間。
她們彼此明白彼此不對付,且明白已久。所以在生活裡會下意識避開相處的時候。
這大概也是一種本能。
好在陳燦白天出門打工,晚上才會回來。回到家裡,洗個澡吃個飯,也沒什麼時間彼此對着臭臉。
陳燦每天出門要坐一個半小時公交車,上班時間是八點,她每天六點起床。
陳燦才十六歲,自然不可能堂而皇之明白說打工。所以她的身份是店主的親戚,幫忙看店。
店主是一個中年女人,還算友好。讓她大緻熟悉了一下情況,便把事情甩手給她,自己坐在一邊鬥地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