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滿滿當當的計劃表看得阿塵眼皮一跳:“你确定舟舟是幼兒園中班?我還以為你打算讓她現在就備戰高考。”
祝昭理直氣壯地反駁:“不早啦,還有五千多天就要高考了,此時不搏何時搏?現在累一點兒,以後就輕松了。“
阿塵撇了撇嘴,這種話術每個夏國人沒聽過一千遍也聽過八百遍,可信度簡直為零,誰信誰傻子。
現在累一點,以後隻會更累。你家三千米長跑越跑越輕松?
不過祝昭才是系統實際控制人,她不管給宿主布置什麼樣的任務都無可厚非。阿塵見勸不住她隻能随她去。
唯獨可憐了舟舟小朋友,在“内卷”這個詞還沒有在大衆中流行起來的時候,就被迫走上了卷王的道路。
祝昭對阿塵油鹽不進,态度随意。
面對舟舟她卻換了一副面孔,聲音跟從蜜罐裡撈出來的一樣甜得發膩:“舟舟,按照姐姐給你安排的任務,現在不可以玩積木哦,我們要背唐詩。”
舟舟聞言把積木整整齊齊地放回玩具區,在屬于她的那把小椅子上端端正正坐好,小手背在身後。
完美的開局!祝昭士氣大振,滿意萬分:“那我們現在就開始上課啦。”
“姐姐,你還有魔法咒語沒有說。”舟舟有些猶豫,不知道這句話該不該說。
祝昭像是被女巫的詛咒變成了石像,僵在原地一動不動。啥?你家幼兒園是霍格沃茲附屬幼兒園?還教魔法咒語的?
她心裡波濤洶湧,面上卻波瀾不驚:“咳咳,姐姐是仙女,不需要咒語揮揮手就能變出魔法。”
舟舟失落地“哦”了一聲,随即小臉上寫滿期待:“那舟舟替姐姐念吧。”
祝昭正想看看這個傳說中的魔法咒語是什麼玩意兒,自然滿口答應。
清脆的童聲傳進意識空間:“一二三,快坐好。小眼睛,看老師。小耳朵,仔細聽。小嘴巴,不說話。小朋友,上課啦!”
阿塵笑得直打滾,掐着把嗓子怪聲怪氣地嘲笑祝昭:“仙女姐姐,你讓孩子學習,你自己也得跟着學啊,魔法課程不趕緊安排上?”
祝昭滿頭黑線,在腦海裡翻了翻五歲前不太清晰的回憶,似乎有這麼一出。
幼兒園的老師為了管住這一群混世魔王,才編造出魔法咒語的謊話,好讓那些調皮的孩子都能聽她指令。
幸虧不是真的重生到了魔法界,不然這一身學問當真無處使。祝昭心虛地撫平悸動的胸口,開始教舟舟背唐詩。
祝昭手裡暫時沒有《唐詩三百首》,能夠教舟舟的詩隻能從她背過的詩裡面挑。
許多人啟蒙背的第一首詩是《靜夜思》,祝昭也從了一回衆。
她先把《靜夜思》的意思用最淺顯的語言給舟舟講了一遍,大意就是窗前的月光像是地上的白霜,詩人擡起頭看月亮,低頭懷念他的家鄉。
講完含義,原本打算領着舟舟讀幾遍,再讓她背誦,可舟舟又不受控制地化身為行走的十萬個為什麼:“姐姐,為什麼詩人看着月亮就想起了他的家鄉呢?”
祝昭苦澀地笑了笑。這個問題每個離鄉的遊子都明白,每個稚嫩的孩童都不明白。
身處異鄉,鄉音不同、習俗不同,唯獨隔千裡兮共明月,家鄉和他鄉擁有同一輪月亮。
惆怅的思緒填滿了祝昭空虛不定的心,身處異鄉都如此牽挂故鄉,更何況她這個隔世而來的人?
不知道現如今舟舟看到的明月和她幼時看到的有幾分相同。
*
接下來幾天,舟舟都在按部就班地完成祝昭制定的學習計劃。
她就這樣過上了規律的朝九晚九的學習生活。周末不用去幼兒園,但祝昭也會把該學習的東西給她補上。
舟舟背唐詩速度比較快,她對韻律有着特殊的親近感,大約二十分鐘就能背完一首,遠超她的同齡人。
算術也學得不錯,就是拼音可能對她來說算是新的知識,進度比較慢,但頂多再過半個月就能完成。
随着學習進度以百米沖刺的速度往前竄,舟舟煩躁抗拒的情緒也在日益加重,好在還有棒棒糖這個神器。
就算再苦再累,隻要吃到棒棒糖,無憂無慮的笑容會取代不屬于舟舟這個年紀的疲憊,重新出現在舟舟臉上。
但祝昭的狀況卻不太好。
自從那天教舟舟背《靜夜思》之後,祝昭變得異常沉默,面對蹭蹭上漲的積分餘額也毫無喜色。
祝昭像被程序控制的機器人那樣,每天給舟舟講課,幫助她完成【每日任務】得到20點積分,然後拿出10點積分給舟舟買糖,留下10點積分存着升級。
日複一日,毫無變動。
祝昭起初還比較關注【人物屬性】,但過了好幾天那些屬性數值幾乎都沒有太大的漲幅,隻是智力提升了一點,專注提升了四點,體質提升了一點,壓力增加了五點。
看出【人物屬性】的提升是個長期的過程,祝昭精力不濟也不再過多關注。
就這麼度過了充實的十天,【背包】裡的積分終于邁過100大關,可以對系統進行全新升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