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梅嶺舊道,宛若置身千年前的曆史走廊。
安幸是特地趕早地來走舊道的,早上天氣較冷,安幸兩人都是穿着一身的運動服來遊玩的。
“哇~~~這路不怎麼好走啊!”
路面的石頭經過千年的時光,早就變得凹凸不平。特别是安幸這種走平路都會跌倒的,更是怕走着走着就撇腳了。
隻能緊緊地拽着卓永寒的手臂,就怕有個萬一。
路旁不僅有小溪流過,甚至還建有飲馬槽,可以提供給經過的馬匹喝水,可以說這些古人考慮得很周到了!
“寒,你看,這就是‘東坡樹’耶!據傳是東坡被貶,路過梅嶺時親手所栽。為嘛要忽然在路邊種棵樹???”
安幸有點無法理解!這又不是你家屋前屋後,種樹還要等它長,要标記要留念弄塊石碑不好麼?
“鶴骨霜髯心已灰,青松合抱手親栽。問翁大庾嶺上住,曾見南遷幾個回?”卓永寒低聲念着石碑上的詩句。
“梅花開盡百花開,過盡行人君不來。不趁青梅嘗煮酒,要看細雨熟黃梅。”
“曾見南遷幾個回......或許是他也是希望能夠有機會再次經過這裡,看見自己種的樹木長大成材吧?或許這又是一個隐喻?”安幸覺得語文課代表真的不是那麼好做的,還是理科好1+1=2,多簡單明了啊。
“走吧,前面就是交界處了,聽說一過關門,兩邊的溫差變化很大,等會覺得冷了記得穿個外套,别着涼了。”
關門上寫着“令南第一關”左右兩側則是一副對聯“梅止行人渴,關防暴客來。”
“哈哈~~~這個不就跟我們現在馬路上那些寫着‘注意安全’的标示牌一個意思嘛!”見識到古代的安全警示牌,安幸覺得有趣極了。
穿過兩地交界處的關門,這一邊的關門上面寫的是“南粵雄關”,旁邊還有個大石碑,刻着“梅山”兩個字。
“寒,前面有個平台,我們過去看看!”
“好”卓遠寒跟着安幸走向了前方的觀景平台。
“哇偶~~~~!!!這景色!太漂亮了!!”
這是“望梅閣”,兩邊有欄杆,還有桌子長凳可供遊人休息。
在閣樓上,人居高臨下眺望,周圍群山與下面的縣城都可盡收眼底。
特别是山下漫山遍野的梅林和兩旁山上的青松翠竹,真的是很讓人賞心悅目。
“舍不得走了!寒!我們在這多呆一會吧!”這種壯觀的自然景色,真的是百看不厭。
“好!你先穿件外套。”說完,卓永寒就從随身背包中拿出了兩件外套,遞了其中一件給安幸。“這裡怎麼說也是北方了。”
“安幸,等會繼續走下去看看大魚縣,還是直接回去?”反正去哪裡都無所謂,他隻要做好後勤就好了。
“恩......走完這條舊道我們直接回去吧,大魚縣以後有機會再慢慢遊玩。”
整條舊道并不長,來回再加上休息看風景,花了大約3小時。
回到珠子巷正好又是午餐時間,安幸他們再次品嘗了當地的其他美食後,就又開始上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