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父女倆說話的同時。
距離不遠的牆根處,杜媽媽帶着本不願意過來偷聽的沈昭躲在後頭。
聽到這兒,她不由得嗤了一聲,“我尋思是什麼事兒呢,結果就這?”
“還不敢跟我們說……”杜媽媽扁扁嘴,“我們難不成還能怪她?我是那麼不講道理的人嗎?”
沈昭生怕被妹妹發現,趕忙小聲哄她:“自然不是,您最講道理了,咱們趕緊回去吧,别被三姐兒看到了。”
杜媽媽心裡這下才勉強滿意,被拉着回了屋。
屋裡,沈慶正坐在矮凳上,手裡拿着竹條和刻刀,聽到動靜擡起頭來,疑惑地問:“阿娘,你們做什麼去了?”
杜媽媽沒答,隻皺着眉頭打量他手裡的東西,“你這燈籠做了好幾日,怎麼還看不出個模樣來?到底能不能行啊?”
沈慶撓了撓頭,老老實實地道:“自然能成,隻是花的時間要長些,不過您放心,趕在上元節肯定能做好!”
雖然他就差拍着胸口打包票了,然而杜媽媽還是有些将信将疑,不過也沒再說什麼,轉頭去了隔壁屋裡休息。
年節前後,正是府裡最忙的時候,廚房更是重中之重,杜媽媽這個管事的已經連軸轉了好些天,忙得腳不沾地,連摸魚都顧不上。
好不容易輪到休息兩天,自然要好好歇上一歇。
另一邊,沈隽跟阿爹談完心之後感覺好多了,身上的力氣似乎也回來了,幹脆趁這難得回來一趟的時機,用炭筆把與蜂窩煤配套使用的爐子結構大緻畫了出來,準備回頭再用。
在家歇息的第二日,一大早,沈父和沈慶又要去賣炭。
沈隽昨個兒就聽他們說過,便自告奮勇地要一道過去幫忙,兩人拗不過她,隻得同意了,但心裡還打着不讓她發現,自己便悄悄地走的主意。
然而等兩人剛抹黑起身,來到放煤的小屋前時,便瞧見自家女兒/小妹已經揣着手蹲在門口了。
見他們過來,沈隽立馬站起來,高高興興地朝他們招手:“阿爹阿兄!”
沈父:“……”
沈慶:“……”
二人欲言又止,沈慶幹脆朝她點點頭,就進了屋開始幹活兒,埋頭搬炭,沈父隻好問她:“怎的起了這麼早,好不容易休息,還不多睡會兒?”
沈隽搖搖頭,也撸起袖子準備幫忙,理所當然地答道:“我昨晚上就說今天要幫你們一塊兒去賣炭呀,自然要早起了,萬一睡過了頭就不好了。”
見狀,沈父趕緊伸手攔住她,“這兒用不着你幫忙,你去屋裡給自己套件兒厚衣裳,今兒天可冷着,等會兒到了路上别把你給凍着了。”
他态度堅決,沈隽隻好回屋。
屋裡,沈昭也已經起身,見她悻悻然地回來,不由笑出聲來,“怎麼,阿爹不叫你幫忙?”
“是啊。”沈隽一邊往自個兒身上套襖子,一邊悶悶地應了一聲。
看妹妹一張小臉上滿是郁悶,沈昭便寬慰她:“都說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身子壞了容易,養好卻難,你看你這細胳膊細腿的,爹娘阿兄他們也是擔心你,想你将來莫要落下病根兒。”
“我知道,我隻是……”
沈隽抿了抿唇,垂下眼睛,“我隻是不習慣什麼都不做,就在一旁幹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