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雲山本山曾經也算繁榮過。
每到暮色時分,山裡嬉戲的孩童總能看到幾縷袅袅炊煙自林間緩緩升起。竈膛裡的柴火噼裡啪啦的燃燒着,鍋裡的飯菜也散發着陣陣誘人的香氣,透過煙囪飄散在雲山的每一個角落。
隻是後來随着城市化的推進,年輕人都紛紛奔向了大城市打工,雲山便漸漸隻剩下一些老人,再後來就連老人也所剩無幾。
雲山的炊煙沒了,孩童的嬉鬧聲也沒了,所幸還留下了一條蜿蜒的石闆小路。
初瀾的魚塘離山腳不算太遠,雖然走政府新修的水泥大路需要近30分鐘,但若是沿着這一條山間的石闆小路走下去,僅僅隻需十分鐘左右便能直達山腳。
這時,再沿着山腳的公路走不到不到100米,就能看到專門為雲山開設的公交站。坐上這趟車,離雲山市中心也就不算遠了。
初瀾下山時是白天,雖然沒有陽光,但感受着山裡獨有的樹木清香裹挾着微風拂面而來,倒也還算惬意。優哉遊哉的走到山腳,初瀾愉快的坐上了公交車,朝着市中心的大型商超奔去——為了魚塘員工的身心健康考慮。
作為新晉員工,初瀾覺得有必要動用這兩天掙的幾百去狠狠的采購一點零食獎勵自己。
作為新晉老闆,初瀾覺得有必要為魚塘新晉員工采購一些生活必需品。
“嗯對,地址是雲山雲瀾别院,沿着雲山公路一直往上走,開車進山幾分鐘就能看到,對,是新開的魚塘,養了點溪石斑,離這不遠……老闆這WIFI信号山上應該不受影響吧?”
一下車,初瀾就直奔某營業廳去辦理WIFI安裝業務。
昨天在山上住了一晚,别的暫時沒感受到,這手機網速不行是感受的一清二楚,安裝WIFI提升初老闆生活質量迫在眉睫!
另外還有清蒸溪石斑魚需要用到的蔥姜蒜及常用調料,例如蒸魚豉油和食用油等等,還要多買幾副碗筷……這些東西在雲山上都是沒有的。
挑挑揀揀的買了好些東西,并讓超市直接送到雲瀾别院後,初瀾滿意的點點頭。
還需要買些什麼東西呢?
初瀾站在街上微微蹙眉,透過熙熙攘攘的人群,忽然看到街對面不遠處有一個鋪子,那鋪子不大,門還是半掩着的,但光是門口的特征就已經相當明顯了,一眼望過去——豁!賣香花燭火的!
對了!
初瀾靈光一現——
雲澤好像提過他受到過供奉什麼的,按照自己多年在網上道聽途說的經驗來看,供奉這種東西對妖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地位。雖然雲澤看起來那麼厲害一隻錦鯉,應該不差她這一份供奉,但作為魚塘主人,初瀾覺得還是有必要應該盡一下地主之誼。
想到這,初瀾拿出手機一邊百度給錦鯉上供需要什麼準備,一邊朝着那店鋪走去。
“叮——”
推開店門,挂在門上的鈴铛就清脆地響了起來。
店内面積不大,一眼便能看盡全貌,隻見貨架上擺放着各式各樣的商品——香燭元寶、朱砂黃紙、香爐供盤等,琳琅滿目得令人眼花缭亂。
初瀾好奇的看來看去,剛想詢問下一般供奉用什麼比較合适,但在店内轉了一圈,又在店門外朝左右瞧了瞧,始終沒看到老闆的身影。
又等了幾分鐘,初瀾剛想着要不要再找找其他店,剛拿出手機準備打開某地圖搜索周圍,就看到桌旁挂着一個小牌子——
老闆出門捉妖,麻煩自助結賬,業務合作請掃描下方微信二維碼詳談:)。
後面跟着一個微信微笑表情。
不知道為什麼,初瀾硬是從這表情中品出了一種中年道長試圖與時俱進、表達友好的努力。
老闆不在,初瀾隻能參考網友推薦供奉好物來買東西。但網絡上的建議本就衆說紛纭,有時各執一詞也不知誰對誰錯,偏巧供奉用的東西還種類繁多,流程繁瑣複雜,初瀾本就是頭一次了解這方面的内容,看的一頭霧水。
更令初瀾頭疼的是,可能這店的老闆默認能來這裡買東西的顧客,多多少少都對這方面有了解,貨架上的商品竟然一個标簽名稱都沒有。
初瀾大感絕望,隻得用識圖軟件挨個辨别着。
“這個是線香……這個是盤香……塔香……額……”初瀾看的一個頭兩個大,好不容易把這排香的用處了解的七七八八,轉身又看到牆那邊還整整齊齊的擺放着形狀不一、材質不同的香爐。
再低頭一看某度搜索:
“錦鯉是一種觀賞魚類,在傳統習俗中并沒有給錦鯉上供的說法哦。”
“猜您想看——‘錦鯉入池前需要哪些準備’‘新手養錦鯉平時需要注意什麼 ’‘如何給财神、觀音菩薩等神祇或祖先上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