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孽徒,放開為師後頸! > 第63章 63

第63章 63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世人皆知,秋千頃早已畏罪自盡,如何還能調動義軍,你休要信口開河!”楊大智擲地有聲,額角卻浮出了細汗。

“開門,恭迎義軍入城!”

封璘幾乎在話落的一瞬間遽然轉首,隻見兩側箭樓門扇洞開,千餘名披堅執銳的士兵魚貫雁行。

他們服色各異、兵器各異,叫人不難看穿這其實是支臨陣急就的部曲。可即便如此,數列人馬動如洪流,靜如山嶽,鐵壁一般橫亘在錦衣衛與封璘之間時,在場衆人還是被深深震撼了。

軍陣铿然從中分開,主帥策馬上前,一領黑金披風經雨不墜,随着馬背的颠簸一時揚,一時落。來人未戴頭盔,自來不群的馬尾一絲不苟地梳成髻,束入白玉冠中,眼尾朱砂沒了亂發遮擋,被雨水沖刷得越發醒目。

“先生......”

“秋千頃!”

大雨落響。

時間回溯到一日前,陳笠的死裡逃生帶來了隆康帝未死的消息,使整件事情逐漸變得明朗。

兩個隆康帝,孰真孰假并不重要,要緊的是滿朝文武選擇相信誰。在人心惟危的當下,忠誠是最不值得相信的東西,迫于淫威而徹底倒戈的事情随時可能發生,匡扶正統的關鍵與國玺和其他任何東西無關,而在于一支具有壓倒性優勢的武裝。

這是滄浪蘇醒後想到的第一件事,同時他也猜出了封璘原本的計劃——闖宮解救聖人,轉過頭集結五營兵馬與王府親兵的力量,擁戴真龍回銮——滄浪以為這個計劃并不穩妥,非但有夜長夢多之虞、

萬一營救失敗呢?

更闌燭滅,長風拂曉,滄浪便在那個深秋的早晨,換上了初入太學時的玉色襕袍,腰系招文袋,隻身來到了京城最大的清談館。

相傳慶元三十六年春闱,狀元與探花郎曾在此地有過一番争鋒,二人一辯成名,也自此結下了金蘭之誼。

猶記園館青林翠樾,衣巾細葛輕纨,談坐間你來我往之人,皆為當年士林中的佼佼者。秋千頃因其談鋒新穎孑然人群,能與之一辯的唯有談吐溫文,但見解同樣犀利的曉萬山。

論戰結果如何,已是昨日朝露。比起在秋曉二人間分出個高下,人們更津津樂道于一段雙鳳颉颃的佳話。

聽聞内斂如曉萬山,曾在清談會後悄然賦詩一首,以“梅花香在骨,秋水玉為神”暗贊秋郎。當日他作完詩,因羞于示人而将素箋藏在袖口,卻被春風吹開了袍袖。紙張不偏不倚跌入秋千頃懷中,秋郎含笑回應,留下了“詩文入我懷,君子相面來”的風雅詞句。

時隔多年,滄浪重作昔日裝扮登臨故地,無暇傷心舊友,卻是為了自己赴險如夷的“頑劣”小徒。

檐外雨珠飛濺,滄浪的聲音清朗,他說:“今日我已非昨日我,今日我猶是昨日我,朱顔霜摧,命數落溷,萬般皆變裡仍有駿骨未改。聽聞三年前諸位曾為了受冤的秋千頃雨中跪谏,極力證我清白。前恩不謝,今此事成以後,我定銜草結環以報。”

清談場上的慣例,便是主客對坐,絕不涉及官場民事;席間衆人,更少不得世襲罔替,卻一心向往隐遁的清流子弟。他們與他們的家族不顯山不露水,但根基極為廣泛和深厚,并且在京城之中擁有自己的私人武裝。

遙想千頃當年,雖然入仕,身上卻難得保有了竹杖芒鞋的灑脫,所以在這些煙霞客裡聲望頗高。欽安冤案以後,他們甚至違背了不涉俗務的恒旨,自發地聚在正德門下,跪請先帝收回成命。

而今滄浪提出這種請求,不出所料地拂了清流逆鱗,有人義憤填膺道:“白水涵秋千頃淨,而今怎地也成一腔濁流?”

滄浪說:“塵世泥沙,挾我俱下,我已在世中,談何清濁之分?”

“四時萬物有盛衰,浪淘沙盡濁自清,你既在世中,當循倫常。大晏盛極而衰,至清見濁,這些都是天意,你要逆天行事嗎?”

滄浪神色稍斂,說:“旁逸斜出則當裁,河川塞流則當浚,救偏補弊亦乃天理。制天命而用,原就是天命所善,善而不取,才是倒行逆施。”

“你能承天命?”

“孱肩不足道,願拼力一試。”

“倘若不成呢?”

“倘若不成,我當以身殉晏,以身殉道。”

館中霎時寂了寂,衆學子鴉雀無聲,震驚之餘的沉默象征了他們難能可貴的敬。

滄浪見狀,緩下了口氣:“世人皆語清談無用而莫知無用之用,經此一事,我會請旨聖人視情保留各州府的清談館,以為諸位辨理析道提供一席之地。”

圓窗外的藤蔓淋着雨,一下一下點着葉子,仿佛起伏不定的心緒。不知點了多少下後,終于有學子輕聲問:“晏室拋你如棄子,先生為何還要替他們收拾殘局?”

雨珠從隆康帝的眼前飛落,分明像是浸飽了污色,打在水窪裡,迸濺在手背,卻仍是質本晶瑩,他不由自主地問了同樣的“為什麼”。

滄浪踩着懷纓的狼背下馬,躬身恪守臣子禮,目光卻掠過隆康帝與身後封璘有了一瞬間的交彙。在這一眼裡,封璘是孤城,他則是與城池共存亡的守将。

“數年前我劫後餘生,從一人那裡得了個新名字。滄浪滄浪,清濁從流,清時可為一人濯纓,濁時肆容天地髒污,如此甚好。生逢亂局,我非棄子,願如滄浪之水般重煥人間盛景,如此也算不負此名,不負卿。”

他言畢,慨然掀袍一跪,身上的甲胄摩擦,發出了極為清脆的振音:“臣滄浪救駕來遲,恭請聖安,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