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問袁師陛下怎麼突然來了這麼一出,袁師回答兩個字“缺人”言簡意赅。她又問她應不應該答應,袁師的回答更簡單,“自己定”三個字而已。
裴薇是真的很為難,為國效力聽着好罷了,殊不知“一見利祿便喜歡,誰知去後有多般;人情冷暖君休訝,曆涉應知行路難。”
“伴君如伴虎”,皇帝陛下不好伺候啊,而且過多幹涉世俗界的因果也會影響自身的修為進境。但李世民親自到訪邀約,是給了天大的面子的,駁又不好駁。
裴行儉在旁邊也道:“姐姐,杜大人說的對!學得文武藝,貨與帝王家。不就是要為國效力嗎?”他小小年紀,卻是一片報國熱忱,哪裡懂什麼世情險惡、行路多艱。
李世民沖李世勣使了個眼色,李世勣心領神會,對裴薇道:“裴姑娘還有什麼為難之處,盡管說來,我們一起想辦法。”
裴薇沉吟良久,方道:“杜大人說得有理,但我們修道之人乃出世之人,不好幹涉世俗之事。”
李道宗笑道:“出世入世本是一家,都是為了天下蒼生。裴姑娘道法高深,自然是心懷天下的。”這就有點趕鴨子上架的意思了。
裴薇哪裡敢接這茬,如今在這兒能“心懷天下”的隻有皇帝陛下。
她勉強笑一笑,道:“王爺擡舉了,我這點微末本領、淺薄道行,怎敢談什麼天下、蒼生!”李世民一聽,似乎沒戲,臉色沉了下來。
裴王氏趕緊救場,笑道:“薇兒,我雖不懂什麼本領、道行,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卻是清楚的。”
裴薇笑一笑,話鋒一轉,道:“我雖本領不高,但裴家受陛下恩惠不淺。若有需要,自然是赴湯蹈火、在所不辭!”李世民聽了,正要高興。
裴薇的話卻又轉了回來,“可前提卻是不傷天理、不違人和。”
李世民聽了,大喜過望,正色道:“為國為民乃為君本色。裴姑娘過慮了!”
杜如晦見目的達到,便轉移話題談論起最近的天氣。衆人接過話題,七嘴八舌開始閑聊。裴家已經很久沒有這麼熱鬧過了。眼見天色将晚,裴王氏忙命下人準備晚飯。宴席上,賓主歡聚,盡興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