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逃荒種田日常 > 第24章 第 24 章

第24章 第 24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聽着流民們議論,陸解差突然大笑起來:“這位兄弟此言差矣!雖說先前我跟大家夥兒說,說東北人口少,但那也是相對咱中原比較而言。倘若真要論起來,遼安縣本地的百姓,也是不少,有着近萬的人口!”

近萬人,那确實也不算太少。

“近萬人的人口可不少,為何縣城如此冷清?”

“遼安百姓雖有近萬人,卻是分散于各個村鎮。這才将将開春,收皮子和山珍的商人還未到遼安,待到六七月的時候,各村的村民都會背着要賣的貨物進城,那叫一個熱鬧!”

這麼一聽,衆人瞬間覺得遼安縣比他們想象中的要好得多。

一路上,衆人争先恐後的跟着陸解差打聽着遼安縣的諸多事宜,虞薇念默默的聽着,事兒在心中盤算。

又是兩刻鐘過去,衆人才發現,不知不覺間,跟着陸解差走到了縣衙門口。驚慌的紛紛退後,生怕惹了衙門前當值的差役不快,要挨鞭子。

“阿念妹子,你們在此稍等我下,我去尋了徐師爺。”

虞薇念帶着衆人站到了衙門外的斜對面,是不是的擡頭,朝着縣衙大門那邊張揚。

他們這一舉動,倒是引起路人紛紛側目,心中好奇。

這群人瞧着,不大像流犯。腳上沒帶鐐铐不說,面上的神色,也與那一隊的囚犯截然相反。

有那好事的,膽子的,靠了過來。

先是繞着虞薇念一行人來回打量了一圈,才問到:“你們,打哪兒來的?”

“離陽!”

“離陽?離陽是哪?”

想起當初小缸窯村的問話,徐四頓時明了,這裡的人可不識得離陽縣,便換了說法:“中原來的,逃難過來的!”

“逃難?”

一聽到是逃難過來的流民,行人們紛紛圍了過來。

多新鮮呐,他們還是頭一回見逃難的,往他們他們這旮旯逃的。

人群中擠出來位少年,頗為不解的問道:“俺外祖家他們村,全都逃到關内去了,你們雜還往俺們這邊逃?”

“你懂啥?”

說話的,是位須發花白的老大爺。路人見着他,紛紛讓出條道來。老大爺也不客氣,背着手走到了人前,說道:“你外祖家是西家屯的吧?”

少年點頭,并未作聲。

“西家屯外逃,是因為當年發生了戰事,才不得不進關内求生路。但那都是幾十年前的事兒了,如今咱們東北邊的邊關安定,咱們老百姓也算是安居樂業!”老大爺撫着胡須,頗有一番世外高人氣味道。

說到安居樂業,老大爺突然想到了什麼,問道:“關内是遭了什麼天災?”

“遭了洪災,淹了十幾個縣!沒……沒活路了!”

老大爺歎息一聲,道了聲“難怪……”

他雖熱愛着幽州的這片土地,不肯承認這片土地被中原人視為被神抛棄的苦寒之地。但凡聽見有人說此地苦寒,這不好那不好之類的,老大爺總要出來争論一番。

但其實打心眼裡,他是知道中原氣候宜人,比起東北更加适合居住。

特别是江南與西南。

他聽來收貨的行商說,江南之地來魚米之鄉,且人傑地靈,風景秀美如畫。他還聽說西南之地四季如春,那地兒的人,從來就知道什麼叫寒與冷,更别說見過下雪。

但他從未想過要離開此地去關内。

他的祖先們,世世代代都生活在這裡。除了冬日裡的風雪大些,他從來不覺得這裡苦寒。

有另外看熱鬧的人,得知他們這一路來的遭遇,唏噓不已,安慰着:“那你們是來對地方了!雖說咱們這裡冬日長,但儲備夠冬日裡吃的糧食,在屋裡燒上炕,不出門,也就沒那麼難熬!”

“大壯娘說的對!你們啊,來的正是時候。眼下将将開春,也不再凍手凍腳的,剛好可以起房子!起完了房子還能開荒,雖說開出來的荒地今年來不及種,但你們可以趁着閑暇時進山去采些山貨,賣了山貨再買糧食,等熬過了今年的冬天,明年就可以種地了!”

被喚着大壯娘的一個勁的點頭:“我跟你們說,俺們這地界,就是冬時長了些。但隻要耐的住寒,手腳再勤快點,是怎麼都餓不死人的!”

路人們你一言我一語的,紛紛幫虞薇念一行人出着主意。

虞薇念感激大家夥兒的熱心,心想她是真來對地方了,正要謝過大家,就見陸解差過來,身後還跟着位身穿官服的人。

想來,那人便是陸解差口中的那位徐師爺吧!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