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周予安早于林晚畢業一年,那年,林晚的實習單位恰好與周予安所在的禁毒大隊有合作。
今天遇到具特殊屍體。
林晚用骨鉗剪斷肋軟骨,屍斑呈現櫻紅色,懷疑是一氧化碳中毒,但屍表有注射痕迹。
顯微攝像機将組織切片同步到手機屏幕,周予安突然停下拉伸動作:“瞳孔是不是有針尖樣收縮?我們上周緝獲的新型毒品,混入了河豚毒素。”
器械台的無影燈在淩晨三點發出輕微電流聲,林晚将心血樣本注入氣相色譜儀,周予安那邊傳來紙頁翻動聲——是他在調取案件資料。
當南方的晨霧漫進實驗室換氣窗時,兩份分别來自解剖報告與緝毒檔案的數據,正在視頻兩端拼湊出新型毒品流通的蛛網。
冬至那天,林晚在離心機轟鳴聲中接到刑偵支隊的電話。
周予安在卧底行動中失聯已超過二十小時,她握着微量物證檢測報告的手指骨節發白,檢測單上“河豚毒素衍生物”的字樣正與她電腦裡未完成的屍檢報告重疊。
林晚在刑偵支隊走廊狂奔時,物證袋裡的組織樣本還帶着解剖室的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