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今年并不逢整旬,皇帝又喜好節儉,因此并不過于靡費,隻按例由江浙、兩淮鹽商在圓明園外至西直門設萬壽點景,一應經台、經棚、戲台、龍棚、假山、亭閣等,并對沿路鋪面、河道進行修葺,以宣揚國威,并遂其衢歌巷舞之忱。
内廷仍是聽戲,多是神仙慶壽之題,所用伶人早在節前入宮,園子裡戲台也早已搭好,連演七日,雖當今太後愛聽戲,也不支日日都去,因此她們不過隔日在太後身旁陪侍罷了。
萬壽節當天隻需在太和殿向皇帝行過朝賀禮便無事,前朝忙着賞賜壽宴,園子裡又因演戲燈火通明,舜玉便悄悄打發人去喊,這邊茶酒、糕餅還沒擺好,兩個人就拉着手來了。
舜玉特意溫了梅子酒,雖說天氣還有些餘熱,畢竟已是夜裡,不好貪涼,又設了幾品果子蜜餞并糕點、饽饽,擺在廊下一張文竹畫案上,另挨着美人靠放了一張黃花梨木雕方桌,棋盤就設在此處。
幾人頑了幾把下來,有輸有赢都不知各自喝了幾杯酒,就在福苓、夏蕊等勸說下把酒撤了,一股風吹得珍貴人酒氣散了些,瞧見舜玉特意挂出來的元宵節的宮燈,便冒了點子出來。
“好姐姐,你這燈好看,怎麼不題了字上去?可巧今日咱們幾個在這,我看不如咱們來猜燈謎吧!”
舜玉轉頭數了數宮燈,一共六盞:“說得好,今兒人多,咱們拿紙筆來,各自想一個,叫她們這些丫頭也想,若是出得好出得妙,我還要題了她的名字上去呢!”
一時衆人都拍手叫好,福苓和芸惠轉頭進去拿了紙筆,因幾個丫頭并不都會寫字,便由夏蕊和福苓執筆,幾人口述謎面,制了幾個紙簽,大家輪着抽題。
即是舜玉做東,便由她先來,隻見紙上寫道:大肚一響銅作身,不問王侯問庶民。富貴貧賤皆平等,隻分先後不分人。
舜玉略一思索:“是‘鐘’,對不對。”原來這道是芸惠所出。
右手邊是珍貴人,她抽了一張:長生隻在千紅裡,酒醒今朝換一軀。東君未許藏金粉,一任西園撲玉團。是祥嫔所出的“蝴蝶”。
福苓所作是油燈:腹中貯得半江清,白蛇頭上一點紅。
紅萼所作的是蜜蜂:頭插雉尾毛,身穿鐵青袍。姑娘建閨房,繡針賽刀槍。
夏蕊抽到的是珍貴人所出的花箋:彩蝶枝上墨未幹,芳心一片托毫端。曾随雁字到天涯,半是離愁半是春。
舜玉寫的是松柏:莫道無花惹蝶癡,一身鐵骨歲寒知。秦封漢篆皆塵土,猶見荒崖抱月時。
夏蕊寫了一個狼:月下長歌非怨曲,荒丘獨卧是毫雄。群行自有章法在,孰解孤高在莽叢?
衆人猜了一遍,因怕鬧得晚了誤了明日早起請安,便早早散了,央着舜玉得空了将字謎題在燈籠上。至于萬壽節的賀禮,衆妃要在節後送去,免得皇帝看折子花了眼睛,轉頭便不記得了。
和妃送了一件手繡松鶴延年的插屏,她向來以繡工得意,即使與宮中的繡娘相比也不差分毫,這件插屏又用了雙面繡,将金線劈得極細,此時正立在怡情書史廳中,待日光射于其上時那壽仙幾乎欲駕雲而去,舜玉繞着看了幾圈,稱贊不已。
“和姐姐才大心細,慧智巧思,我是無論如何也比不上她了。”
“她專攻繡技不知幾何,你和她比這些做什麼,朕覺得你送的《蓬萊八仙賀壽圖》最好,已在寝殿裡挂着了,今日來,有東西賞你。”
皇帝拉着她來到書案前,一溜擺着好些盒子,都是他今日命人找出來的十八子,舜玉瞧着都是些鮮亮眼色,便問:“皇上是要奴才給您選一個?”
“我自己有了,這些都賞了你!”
舜玉瞧着都是些碧玺、珊瑚、翡翠水晶的,确實是适合年輕妃子的顔色,她不好意思要這麼多:“皇上,奴才一個人哪兒用得了這麼多啊,不如一并賞了各位姐妹……”
“她們有她們的,我早都賞過了,擱在庫房裡也是可惜了這些好料子,又不叫你一天全戴上,你怕什麼?”
“把你戴的這個給了我,朕再給你挑一個。”
他目光在桌上巡視一番,看中了一條紫水晶搭配綠松石的,覺得跟她今日穿的藕荷色紗袍相配,便挑了出來。
舜玉低頭别在衣襟鈕子上,一擡頭正好看見他拿着那串青金石搭珊瑚珠子,便伸手給他别在衣襟上,仔細端詳了一番便說:“果然與我的很是相配,皇上品味高雅,看來奴才以後要多多讨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