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與禾别扭地轉過頭:“沒事。”
她潤濕的眼眶沒有一點兒說服力,孟玦垂首:“對不起。”
“不怪你,是我自己沒注意。”
是她自己心不在焉,在保溫杯裡裝的全是開水。
麻木過後,舌尖傳來敏銳的灼傷感,陳與禾說話已經有些不利索。孟玦把礦泉水瓶交還給她:“先含一口涼水,我去找冰塊。”
“嗯。”
陳與禾含着水,舌尖泡在涼水裡,痛感被消解了一點兒。
不一會兒,孟玦手裡端着一大盒夢龍的冰淇淋,氣喘籲籲地回來,身後還跟着季陽波。
實驗樓是沒有電梯的,從六樓到小賣部再回來,他竟然隻花了不到5分鐘。
季陽波揶揄孟玦:“師兄,你百米沖刺就為了買個冰淇淋?”
孟玦不想理他,徑直走向陳與禾,把冰淇淋塞她手裡,順便幫她揭開蓋子:“巧克力的。”
“謝謝。”
孟玦盯着她的嘴唇,想看看她有沒有起水泡,但“不速之客”跟得比狗皮膏藥還緊,隻好作罷。
季陽波不滿被冷落,酸溜溜地問:“師兄,你也太不厚道了,怎麼隻給學姐買?”
陳與禾挖了一勺冰淇淋,冰冰甜甜的,不适感一下子減輕了不少。她跟季陽波解釋:“我剛剛喝水燙着了,沒有冰塊,隻好用冰淇淋代替。”
“怪不得師兄跑這麼着急。”季陽波還不忘關心陳與禾傷勢,“燙得嚴重嗎,要不要去醫院?”
“不用不用。”
去醫院也太誇張了。
陳與禾感覺灼熱感在慢慢消失,她今天帶病來是為了正事的。
“好不容易大家都在,不如現在開始項目讨論會?”
初步設想的技術路線,孟玦已經有過相當的研究,可行性不大。他們得緊急确定一種新的技術路線。
正式開始前,陳與禾詳細地闡述着項目對新型儲氫材料的具體要求,以及目前的進展,以達成共識。
季陽波和姚霁月邊聽邊在筆記本上記錄關鍵詞,隻有孟玦,目光灼灼地盯着陳與禾的臉。
陳與禾越講聲音越小:“孟老師是有什麼問題嗎?”
兩位好學生也随之把目光轉向孟玦。
孟玦跟個沒事人一樣收回眼神:“沒有。”
陳與禾正想繼續,孟玦接過她的話頭:“現在我們要找一種新的儲氫材料,能同時滿足輕量化和其他各項性能。”
季陽波感慨:“既要性能達标,又要穩定性安全性高,還要輕量化,這無異于要找一種萬能的材料啊!”
“萬能材料?”
“MOD?”
陳與禾和孟玦同時開口,在聽到對方的聲音後,又驚喜地交換眼神。
MOD是一種新型材料,兼具各種優異的性能,但性能不太穩定,也幾乎沒有相關的研究論證它在儲氫方面的應用。
剩下兩人顯然沒有跟上陳與禾和孟玦的思路,一臉茫然。
陳與禾留學時,也曾了解過這種材料,她介紹到:“MOD既能通過化學鍵儲存氫氣,同時本身也是多孔結構,也有助于提高氫容量。但它性能不太穩定,如果用于儲氫,在多次吸放氫後,容量會衰減,結構也容易被破壞。”
孟玦并沒有因為這個新發現而樂觀:“但MOD的制備國内還沒實現大規模量産,我們在原材料上就會被國外卡脖子。”
“MOD在國内的應用還比較少,或許有專精這方面的廠家但我們不知道?”這個猜想讓陳與禾備感興奮,“如果真的沒有,不正好是個機會?”
孟玦瞥了陳與禾一眼,她真的成長了很多,學會了在危機中尋找商機。
“你還打算把一整條産業鍊都拿下?”
“那倒也不敢。但原材料至關重要,眼下也沒有别的更好的方法。不如我們做兩手準備,一邊摸底一下國内有沒有生産MOD的廠家,同時探索别的技術路線?”
說起來簡單,研發和摸底都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做成的。
孟玦問:“你忙得過來嗎?”
“我會盡量調整的。”
除了MOD這種新型材料,幾人又探讨了其他的可能性,季陽波和姚霁月也分别闡述了這段時間對這個項目的規劃和想法。
會議正酣,幾個人越聊越深,想法也逐漸缥缈起來。
還是孟玦及時把思緒亂飛的三人拉了回來:“先着眼于實際。這幾條線路,大家分工合作,先分别探索下可行性,再确定一條最合适的。”
“有道理。”季陽波随時想着拍師兄的馬屁,他看了看時間,“不過現在最重要的是去吃飯。”
這都讨論了三個多小時了,都已經過了下班或者下課時間,陳與禾深表歉意:“不好意思,耽誤你們休息,不如我請大家吃個晚飯?”
季陽波伸手阻止:“哎,學姐,今天你可不能跟我搶。”
陳與禾正疑惑,姚霁月笑着說:“季師兄今天生日,說請大家吃飯。”
“啊?”陳與禾更惶恐了,“我不知道,我都沒準備禮物。”
“什麼禮物不禮物的,咱不講那些虛禮,随便吃個飯就當慶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