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绮傲,“上次穿的白色,也很出片,這次挑戰一下年輕人喜歡的顔色。”
魏茜茜适時插話,“哪呀,師父本來就很年輕。”
說罷,她取出她的潛水服。林潛兮一看,更誇張了,上半身比基尼,下半身是漸變藍的魚尾,還有流動的尾鳍,乍一看以為是水族館裡表演節目的美人魚工作服。
魏茜茜不以為意,“林老師怎麼不去搞一套美男魚的?這麼好的身材不露嗎?”
林潛兮:“……”
呃……
下水後先布置了準備工作,當地的潛導替他們選了合适的潛點,扛着水攝器材的老洪便下了水,其他人依次做好準備。
小開AIDA才2星,法蘭佐屬于時通時不通、岸上通水裡不通,本來也沒放心上,這會兒見大家“輕裝上陣”,眼紅心熱,發誓回去就考3星。他今天依然是重裝下潛。
很快那姐和魏茜茜下了水,兩人技術優異,在水裡旋轉翻身,宛如兩條真正的人魚。尤其是魏茜茜,那條魚尾在水裡舒展開來,每一道紋路都像是真正的魚鱗,她長發飄散,做了一個向上逐光的動作,沙丁魚圍繞在她周圍,當真是美得要命的年紀。
輪到林潛兮的時候他莫名的有些緊張。
他潛過無數次,見過無數瑰麗的海底風景,沙丁魚風暴也沒少見,但有意識地去凹造型拍照片卻極少。
然而一下水,他又瞬間不緊張了。
他們選的位置是靠近一個網紅打卡點,水下有條裂縫,沙丁魚通常靠近右側的岸邊,潛導說這裡嘎嘎出片。
林潛兮附身遊向沙丁魚,數以萬計的魚群在繁衍的季節異常活躍,它們簇擁在一起,遠看時是一片銀藍色的“薄霧濃雲”,近看時宛若鋪天蓋地的漩渦。
它們保持着間距,鱗片在光斑的折射下随着洋流起伏明滅,那群銀梭不斷變換着陣型,它們的影子倒影在海底的崖壁上,留下一片片光斑。
突然之間,陽光穿透進海底,沙丁魚風暴中心猛地展開螺旋狀的甬道,林潛兮一個踢水沖了進去。不計其數的沙丁魚圍繞在他周圍,有那麼一瞬間,他仿佛感覺自己置身在了銀河星漢之中。
天地之下,億萬銀鱗旋作宙,孤身恍若芥子遊。
直到最後一口氣即将耗盡,身體發出強烈的呼吸渴望,林潛兮才筋疲力盡地回到船上,茫然間有一種超凡脫俗的感覺。
水攝扛着設備半浮在水面,大聲嚷嚷:“人生照片啊!林老師這組絕對是人生照片!”
待到一群人統統打完卡拍完照,大家坐在一起邊吃邊聊邊看片。
魏茜茜和那绮傲自不必多說,她倆從服裝到姿态都美得非凡,尤其兩人還有一組雙人照片,在沙丁魚群中一上一下遊曳,和環境相得益彰。
那绮傲點評:“下次得穿一黑一白,有太極的感覺了。”
輪到林潛兮的時候,那绮傲的眼神裡止不住的贊歎和喜悅。
照片裡的林潛兮姿态優美,黑色濕衣和腳蹼讓他看起來身材修長,比例更是逆天。他常年扛着幾十斤的設備下水,即便鏡頭拉得再遠,依然能看到蓬勃的力量感和旺盛的生命力。
他們定格看了那張漩渦眼,林潛兮一手高舉,一手自然下垂,看上去既強大又渺小。
魏茜茜看了半天,指着照片問道,“你那會兒想到了什麼?”
林潛兮低頭回憶了一下,回答,“‘天地一沙鷗’?”
這張人生照片被林潛兮發給了宋瑜,他和宋瑜已經混得很熟了,還找了一段玩笑話一起發了過去。
林潛兮說:【□□78歲才拍出人生照片,我24歲就有啦:)】
宋瑜收到的時候剛和主任說完一個案子,點開微信看到林潛兮的“人生照片”,嘴角抑制不住地微笑。
那绮傲把一群人的照片放到了社媒上,潛水尚且算是小衆運動,關注度不高,粉絲也沒幾個,但好在圈内好友衆多,紛紛給她點贊留言。
大家對林潛兮的“人生照片”驚歎不已,有人在底下留評揶揄:難得林老師穿那麼少,怎麼還是看不清臉[/拍桌]。
二月中旬,那绮傲集訓結束,一行人浩浩蕩蕩地回國。
這次集訓強度不小,連林潛兮這樣的體能怪物都覺得有些累,他準備修整幾天,二月末的時候飛墨西哥參加洞潛交流。
這次洞潛交流會是美國Octopus俱樂部組織的,召集人是邁克爾,也是世界上很有名的一個洞潛員。
Octopus俱樂部一直走在技術前沿,近年來對氣體配比很有些想象力,這次的交流主題也和氣體配比有關。
氣體配比對深潛運動意義非凡,在上個世紀,潛水員不玩證、隻玩命,越到大深度越是有去無回,為了增加存活率,這些“作死”的潛水員拿命試出了各種混合氣體配比,比如Trimix(氦、氮、氧)和Heliox(氦、氧),時至今日,演變成當下深潛的主流用氣,但它們也各有優勢和風險。
氦氣可以極大程度避免氮醉,但它稀缺又太貴,熱傳導率太低,還容易引發高壓神經綜合征(HPNS)。邁克爾一直覺得人類對氣體配比的研究還有很大空間,幾年前林潛兮認識他的時候,他就已經開始用氫氣、氖氣、氩氣做各種嘗試了。
這一次,邁克爾可能是找到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