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瞧,單靖的表哥加我好友,問潛水法醫的事了。”
林潛兮怔了一下,猶豫道:“我記得他不會潛水?”
老秦:“是啊,所以這不在問嘛。”
法醫很多,潛水員也很多,但會潛水的法醫全國鳳毛麟角,老秦幾乎所有的水下遇難都要沖到第一線,無他,實在是人才太少。
“我尋思,如果他感興趣,就慫恿他試一下,你有空的話帶帶呗,也當為組織貢獻人才了。”
林潛兮低頭沉思,沒有第一時間回複,他總覺得有哪裡不對。
老秦卻還在說:“我總有幹不動的一天吧,總要後繼有人吧,反正我覺得多個人手是好事,正好明年暑假有法醫〇△協會和救援打撈協會共同開的潛水醫師培訓班,讓他去考呗。”
“還有大半年,你找個機會問問他,有興趣的話讓他把OW和AOW先考了,進度快的話考個救援、學個技潛入門、三混氣啥的,這不妥了。”
“啊對了,單靖那小子沒了以後,你也該找個潛伴了,soso倒是可以,但他自己也忙,不然培養培養宋瑜,講不定人家天賦異禀,直達大深度呢?”
林潛兮幾分鐘沒說話,老秦已經把宋瑜的職業規劃單方面安排好了,讓林潛兮頗有些哭笑不得。
“這都哪跟哪啊,您老想得也太遠了。”
八字都沒一撇的事情,老秦居然已經想到了潛伴,要知道宋瑜現在連潛水理論都沒學過,設備也不了解,怎麼敢想大深度的。
老秦不敢苟同:“林潛兮同志,我覺得你态度不端正,老夫我再給你批句話——‘好飯不怕晚’,你聽懂了嗎?”
聽沒聽懂都不妨礙林潛兮懶得搭理他。
第二天,天氣放晴,氣溫略有回升。
林潛換上幹衣,檢查了自己的設備後,與SOSO一前一後入水。
六輪海子六個入口各有特色,南側下面最漂亮,去的人最多,引導繩也是最多最亂的,每隔一段時間林潛兮就要組織附近的潛水員下次整理一下。東南側的熱度就比較一般,他有一個傾斜角,很考驗潛水員技術。
此行的目的是通過水下的花園區繞道南側水域,引導繩需要重新布置,soso和小開前幾天主要就是在幹這事兒。
Soso的布線習慣和林潛兮很像,都喜歡在關鍵位置打線标,有時還會挂上自己的線标以示區分。Soso的線标很好辨認,标了SS兩個字母,也正是他名字的首字母縮寫,他本名叫邵帥。
他們原本計劃是到120米的花園區繞道,然而當林潛兮抵達90米左右的時候突然停留了一下,鬼使神差地湊近了石壁。
水底洞穴的情況一般都是潛水員根據記憶和潛水電腦的數據繪制而成,極其依賴人力的探索,在水下能見度非常低的情況下,探索本身就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這也是為什麼在此之前從沒在南側水下90米處發現過通道的原因。
那個通道的入口不起眼,被嶙峋的石壁遮擋,如果不是靠近摸索,壓根不可能發現。林潛兮進過那個洞,知道那個洞還沒到盡頭,那麼有沒有可能那個洞也和東南側相連呢?
這麼想着,林潛兮的腦子裡迅速回憶着南側和東南側水底的剖面圖,然後沖soso打了個手勢。
他緩緩靠近石壁,根據潛水電腦的指示,在85米到95米之間一寸一寸的摸索。
Soso瞬間洞察了他的意圖,旋身踢水靠了過來。
兩人一上一下開始排查,不放過任何一塊凸起,十幾分鐘後,林潛兮找到了一處像“屋檐”一樣的凸起,他朝soso揮了揮手,指了一下方向。
Soso心領神會,摸出引導繩進行布線,還挂上了自己的線标。
林潛兮拉着引導繩往通道裡探去,這個通道的入口比南側那個更窄一些,林潛兮目測了一下覺得自己能通過,便調整姿勢小心翼翼地探身進去。
Soso等在洞外,示意林潛兮注意安全。
林潛兮謹慎地往裡摸索,娴熟的小蛙踢讓他在小空間裡也能平穩推進,幾分鐘後,他停下了動作。
正前方漂着一個黑影,身上背着潛水裝備,被石壁擋住,身體被地下水泡得漲開。
是杜娟。
許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他極其幸運地發現了這個通道,幾乎沒有遇到任何阻礙便找到了逝去的友人。
或許是因為娟姐在這裡逗留了太久了,她也想早點回家,重見天日。
之後的流程與以往經曆的一樣,他将繩索固定,把杜娟帶出通道,然後緩慢上升,讓遺體逐漸适應水壓的變化。
小開在60米處接應,再往上20米就是他們的減壓帳篷,他們需要在這裡完成停留減壓,并将友人的遺體停放在此處,待法醫确定方案後下潛穿刺。
前後總計十多天的六輪海子救援行動至此接近尾聲,他們來得時候焦急萬分,走得時候多少有些物傷其類,但老秦卻說沒事兒,人類探索未知的腳步永不停歇。
林潛兮認真地想了想,沉默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