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抱住薛蟠的小腿叫道:“還請太爺救我一救。”
薛蟠低頭正好看到那女子擡頭,他忍不住在心裡嘀咕了一句:“好一張花容月貌臉。”
這女子長相不錯,加上一身孝服,更添了幾分俊俏,差點看的薛蟠心猿意馬。
薛蟠剛有些歪心思,就一個激靈,仿佛是又感受到那滋啦滋啦的感覺。
“我要做好事!我要做好人!”他在心裡默念了幾句。
薛蟠回過神來,他咳嗽兩聲:“來,你站起來說,讓我聽聽怎麼一回事。”
一旁那女子的婆婆等人眼神發急,生怕這新來的縣太爺偏聽了女子之言。
“等着,她說完就到你們了。”薛蟠倒也沒全被女子美色迷住,還記得自己剛剛上任,當着百姓的面還要有知縣的樣子。
那女子率先講述起來。
原來這女子姓劉,夫家姓于,姑且稱她為于劉氏。
于劉氏十六歲嫁到了于家,婆婆待她苛刻,丈夫對她也一般,甚至經常在喝酒之後還打她。
後來于劉氏二十二歲的時候,她丈夫喝酒喝多了淹死了。
于劉氏知道丈夫死了,倒也大哭了一場。
她這哭主要是想到自己成親幾年沒有個孩子,如今死了丈夫,娘家也沒人了,日後就要孤苦無依了。
當然可能她心裡還有些慶幸,酒鬼丈夫死了以後不會再打她了。
然而她就聽到自己那惡婆婆說要把她弄死給丈夫陪葬,說是可以換個貞節牌坊。
“她說,我死了可以給于家換一座貞節牌坊。她也可以因為有個節婦媳婦和這牌坊,得了族裡的供養,日後也有着落。我呸,這老虔婆和那死鬼以前對我不好,我作甚給他陪葬,給他家換貞節牌坊?”
于劉氏狠狠說道,她瞪着自己的婆婆,大有要上去咬上一口的想法。
她那婆婆則反駁道:“出嫁從夫,你到了我家就要聽我家的。大人,您有所不知,這小妖精剛死了丈夫,就在門口跟那賣貨郎眉來眼去,平日裡那扭腰擺屁股的風騷樣,就不是一個能守住的。我還不如讓她早早下去陪我那可憐的兒子,省的以後搞出禍事來。”
“大人,她胡說。我是家裡沒有針線了,在門口遇到到貨郎買個針線,她就編排我。我有人證的,周圍幾家的媳婦當時都在跟前,她們可以為我作證。”
于劉氏和她婆婆各自講述着,都覺得自己沒有錯。
薛蟠摸着下巴聽着,本朝對于寡婦再嫁還是守節并不反對,單看寡婦自己還有婆家和娘家的想法。
從這方面來說,于劉氏和她婆婆似乎都沒錯,這就要看薛蟠這個縣太爺怎麼判了。
一旁圍觀的百姓也在竊竊私語,小聲議論,有的覺得于劉氏沒錯,有的覺得她婆婆沒錯的。
薛蟠想了想,他突然看向于劉氏的婆婆:“我問你,你可是寡婦?”
于劉氏的婆婆不明所以道:“回太爺,老婆子是個寡婦,丈夫去世十年了。”
“那你怎麼不去陪葬啊?那你家不就十年前就有貞節牌坊了?”薛蟠直接問道。
那婆子一下子愣了,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好。
還是她一旁的那個同來的漢子機智:“回大人的話,我嬸子當時是想為叔叔陪葬的,可是我那兄弟年紀還小,她就……”
薛蟠一擺手:“我剛才聽了,那于劉氏說了,她都嫁過去六年了,她丈夫十年前可不小了。再說了她死了,不是還有你們這些同族嗎?還是說,你們這些同族一點用都沒有?”
薛蟠現在心是偏到于劉氏這邊的,一來這于劉氏長的漂亮,二來薛蟠他老娘現在也是個寡婦。
要是照于劉氏婆婆的觀點,薛蟠他媽也要給他爹陪葬的。
薛蟠是個大孝子,爹媽都孝順,如今爹死了,更是把對爹的孝敬都轉移到薛姨媽身上加倍的去孝敬。
在他看來,人死了,多燒一些紙錢牛馬供奉就行,活人有活人的孝順法,死人有死人的孝順法。
現在誰要說讓他娘去下面陪着他爹,他能先把那人弄死送到下面去。
薛蟠就想着,如果他判了于劉氏的婆婆做的對,回頭是不是有人就讓他媽去給他爹陪葬了。
一想到那個場面,薛蟠就直搖腦袋。
所以哪怕是沒道理,他也會硬判于劉氏做的對。
好在急中生智,直接拿于劉氏婆婆的寡婦身份開刀,果然把于劉氏的婆婆給問住了。
一旁圍觀的百姓也在嘀咕,紛紛說薛蟠做的對。
沒辦法,很多人家裡也有個寡婦娘,寡婦妹妹之類的。
要是于劉氏婆婆得了便宜,别的家是不是也都照着來。
很多人跟薛蟠一樣,想到那情形就恨不得立刻把這種陪葬的鳳氣立刻刹住。
“太爺說的對!太爺說的對!”
“人都死了,你們都燒了那麼多美人,金童玉女,人家在下面正享受呢,你給他送下去一個黃臉婆做什麼?你不怕他化成惡鬼,上來找你啊?”
大家議論紛紛,紛紛指責于劉氏婆婆做法不對。
眼見風向一邊倒,于劉氏和她帶來的人都縮在一處不敢吱聲了。
薛蟠又看向于劉氏:“你有何打算?”
“我丈夫死了,他雖然活着對我不好,我還是會給他守三年,算是全了夫妻情分。等過了這三年,到時候再說了。”于劉氏表示要去尼姑庵住着,不在于家繼續呆着了。
她也想好了,本朝又不阻止寡婦再嫁,她等着三年之後就改嫁。
如今她娘家沒什麼人了,到時候改嫁就自己說的算,怎麼也能挑一個靠譜的,不能再碰到這麼一個短命的酒鬼了。
薛蟠點頭:“行,你也算是有良心。回頭爺定期派家裡的婆子去庵裡看看你,省的被人欺負了。”
那于劉氏千恩萬謝,随即薛蟠又派了家裡兩個粗使婆子跟着她去于家收拾行禮搬去尼姑庵。
于劉氏走了,于劉氏婆婆他們也不敢繼續留在這裡,也灰溜溜的走了。
等他們走了,現場圍觀的人一下子歡呼起來:“太爺英明!”
聽着周圍人的叫聲,薛蟠得意的摸了摸下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