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燕軍所留下的糧草,卻也不多,将城中積糧地點附近的居民全部搜刮一遍以後,才得到全軍一個月的糧草所須。
看來,燕軍離開時候,肯定也盡可能帶走了一部分。
那些掩藏糧草的人,都被一一帶到了李牧的面前。
這些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唯獨缺少壯丁。連年的征戰,導緻城中青壯年男人幾乎沒有,偶有幾個,估計也偷偷地藏了起來。
這些人面對李牧的時候,有些面帶絕望,有些滿臉恐懼,還有些人,看向李牧的目光,充滿着仇恨。
不過,他們臉上更多是絕望與恐懼。
李牧騎着馬慢慢走到他們的面前,對他們說道:“你們不必緊張,我不會殺你們。”
直到李牧的這句話說出,衆人才算是徹底松了口氣,臉上的絕望稍有緩解。
随後李牧繼續說道:“這些糧草物資,都是軍備物資,與你們無關,畢竟燕軍沒來的時候,你們不也一直這麼生活在易城嗎?不過我還是要感謝你們及時挪走這些物資,否則這些物資可就要白白燒沒了。”
“我們一個月前,剛剛交過稅收,現在你們又把城池攻下,以後讓我們這些家中無糧的人,要怎麼交稅啊!”突然,有一位老人絕望的開口說道。
這名老人正是剛剛那名趙軍中的萬夫長前去搜尋的第一家的老頭。
他的兒子參軍,至今未歸,給他留有三個孫子孫女,雖然現在趙軍并沒有對他們進行搶奪,可是趙軍必定會在短時間内收稅,因此他心中十分絕望。
“無須擔心,我趙軍并不靠欺壓搶奪平民來壯大自己,我李牧承諾,今後隻要你們将自己當成國人,你們必然能像以前一樣,平安生活。戰争,不會影響到你們!”
不管李牧說的話是真是假,這些居民臉上都露出了激動之色。
其實這些居民除了一些家中有兒子參軍的人家,大多是對戰争的輸赢沒有概念,隻要不影響到他們的生活,他們是不會理會誰輸誰赢的。
在他們的眼中,無論是趙人,還是燕人,其實本質上,還是大周王朝的人。可惜的是,大周王朝,已經名存實亡了。未來的天下,不是秦就是趙的。燕國雖然偏遠,但城中居民,對這一點,還是了解的。
有了李牧的承諾,必然會讓這些城民輕松高興許多。
“至此,燕國易城,成為我趙國領土!”李牧見他幾句話就已經将這些居民收買,就明白自己已經将趙軍的形象植入了這些居民腦中。
而七大諸侯國争戰的年代,隻有強大的諸侯國,才值得平民追随。這也是為何,李牧想要通過這場燕趙之戰,将更多燕人,變為趙人的根本基礎。
雖然并不是全城的人都在這裡,不過一傳十,十傳百,很快稅收一事就會全城皆知。
李牧的部将,迅速對易城部署了防守,這易城原有的防禦力量,已經被劇辛帶走,因此需要占用他們趙軍的部分人馬,管理易城。
不過讓李牧高興的是,劇辛因為離開的太過匆忙,并沒有将全城的壯丁全部帶走,這些壯丁日後多加培養,便會成為他們趙國的士兵。
因此,在易城被趙軍占領的第二天,李牧就頒布了一條命令:“城中所有壯丁,都要參軍!成為趙國士兵。”
占領城池,當然不僅僅是要城池的稅收那麼簡單!重要的是: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