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劇辛聽聞趙軍趕來,反應有些不對勁兒,原來他一直在懷疑,這件事就是趙軍幹的。
七大諸侯國基本上都知道,這秦王嬴政剛剛親政不久,秦國内部,其還在整束當中,理論上,嬴政沒有精力派出哪怕是少量秦軍,在搶掠燕國,或者是佯攻趙國。
這怎麼說,也說不過去。
如此一來,劇辛帶着大軍回城,也就說得通了,因為若真的是趙軍幹的,他們兩萬人留在那兒,不就是在等死嗎?等趙國的三萬大軍一來,将他們包圍,就算他們插翅也難逃了。
趙軍已經抓走了一萬燕軍及其家屬,難道,再把這兩萬燕軍,及其家屬,送給趙國嗎?
都尉一想通了這個道理,馬上就背後生寒。
“前前後後,我燕國已經損失了一萬戰力,若這次再損失三萬戰力,我燕國更加沒有與趙國對陣的本錢,到時候,還不是任趙國揉捏?”
“可是,我們不是已經與趙國達成了和解嗎?他們不至于再進攻我們燕國吧?”都尉滿腹疑惑,他突然感覺自己考慮問題太過淺顯,和劇辛比起來,差的簡直太遠了。
但可惜的是,劇辛跟李牧相比,又差得太遠。
“和解?誰知道呢?我們不能冒這個險,若李牧真的不準備和解,到時我們兩萬士兵,可就要遭殃了。留下兩萬士兵與趙軍打交道,是一件極為愚蠢的事情!”
提到和解,劇辛的臉上露出了冷笑,他似乎知道些什麼,不過劇辛顯然不願意與都尉多說。
“将軍,我們不是留下了五百名士兵等待趙軍嗎?到時趙軍是不是真的要與我們和解,隻需要看他們是否對我們的士兵出手,不就能夠看出來了嗎?”都尉似乎想到了什麼,忍不住為自己的機智點了個贊。
“廢物!”他本以為劇辛會贊賞他的聰明,沒想到卻迎來了對方的喝罵。
“區區五百士兵,就能夠讓李牧暴露出真實目的嗎?這麼簡單的道理你都不明白,你是怎麼做到都尉的?”劇辛無奈了,他沒想到對方竟然如此飯桶。
不過經過劇辛的這麼一提醒,他也頓時明白過來。
五百名燕軍,對趙軍來說,太過雞肋,因此趙軍極有可能不會動那五百名燕軍,不管趙軍的目的,是不是想要故意破壞和解條件。
不過顯然,就連劇辛都沒有看透這件事情是不是趙軍幹的。他隻是做了目前最可能的猜測分析。
因為,秦國滅趙之心以久,想要阻止趙國發展,也在情理之中,因此劇辛若是貿然将責任推到趙軍身上,很可能會引起不必要的戰争。
劇辛這才留下五百名士兵,做做表面工作,如此一來,就算趙軍不甘出手,他們燕軍也不會傷筋動骨。
劇辛的歸來,引起了各路朝臣的注意,而燕王也第一時間召見了劇辛。
并且燕王厲聲詢問劇辛:“為何這麼快就趕了回來。”
劇辛恭敬的抱拳解釋道:“大王,我思慮良久,覺得我們不應該出動太多兵力。”
燕王不語,劇辛繼續解釋:“此事發生在趙國境内,我們若是派大軍長期在趙國久留,恐怕李牧會以為我們有其它心思,因此對我們出兵!而且李牧已經派三萬大軍,協助我們追查秦軍的下落,因此我們隻留下少量士兵便可,畢竟趙軍必定比我們更加熟悉趙國的地形。而我們燕軍,貿然與趙國大軍接觸,恐怕略有不妥。我覺得,目前來看,我大燕國,還是不要參與到秦趙之争當中,能夠避開,就避開一下。”
劇辛将事情如實禀報,不過他并沒有将自己的推測說出。尤其是最後的秦趙之争,更是有扯淡之嫌了。
但是,不得不說,燕國人,尤其是燕王,還就吃這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