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如果燕王喜不說啥,就沒事,如果燕王怒,這丞相,可是要掉腦袋的。
打了“趙破匈奴之戰”的李牧,名不虛傳,劇辛對比李牧,可能初戰失敗隻是一時的失誤,這說明不了他們之間實力的差距,可畢竟劇辛已經吃了敗仗,這無疑給朝中的衆臣心中蒙上了一層陰影。
而且,這還是他們提前埋伏、優勢占盡的情況下吃的敗仗。
“你意下如何?”劇辛在燕王的心中還是很有分量的,因此丞相有此提議,他直接詢問劇辛。
不得不說,還是人家丞相,最了解燕王喜的心思了。
“臣覺得,我們應該再試着與趙國交戰數日,如果實在不是對手,我們可以講和。”劇辛在李牧手中吃了敗仗,心中很是不甘,他想要證明自己,因此并不希望燕國與趙國講和。
“再試着交戰?現在我們已經出現了敗的苗頭,到時候如果真的失敗了,那趙國的籌碼也就上來了,你認為,你認為有個屁用,你認為一下,我大燕國,就得死一萬将士。到時,趙國真的吃定了我們燕國,我們燕國,屆時怎麼還能隻需要交出兵馬糧草,就能解決事情?”
丞相惱火的看向劇辛,都口出髒話了,他也不是針對誰,隻是怒燕國不争,竟然連一個堪比趙國名将的人才都沒有,若非如此,他們便可以全力對抗趙國了。
“可是,我們若不試着抵抗一下,那趙軍豈不更加過分,得寸近尺了嗎?”劇辛也是頗為不甘的說道。
“可惡的趙國,搶了我燕國的盔甲,搶了我燕國的兵刃,如今還要我燕國交出兵馬糧草!竟然還勸降我大燕國将士,投到趙國效力。”有些事情不能想,因為越想就越氣。
這會兒,燕王喜氣得恨不得手撕了李牧。
“傳令下去,派使者去趙國,與趙國和談!”燕王喜心中已經做出了決定,因此并沒有給劇辛與丞相争辯的機會。
燕王喜想的很簡單,隻要燕國不在他手上滅國的,就謝天謝地了。
“大王,現在李牧是趙國的相國,而趙悼襄王對其十分信任,其在趙國朝堂上的影響力,無人能比。其實,我們隻需要與李牧談判便可以解決,而我們若是派使者去燕國,可能會起到相反的效果。”丞相忍不住提醒燕王。
燕王愣了愣:“那就派使者,去見李牧!”
趙軍在李牧的帶領下,一路向武陽城逼近而來,起初他就命令大軍遠遠的跟在燕軍後方,時間一久他們就被甩開了,不過半天的時間,足夠他們這些趙軍趕到武陽城外了。
如此之多的趙軍,再加上他們手中有近萬俘虜,因此給燕國的平民心裡也蒙上了一層陰影。
當燕國的使者前來求見李牧的時候,柳子雲與馬定皆是意外不已,他們也不是沒有想過燕國會派使者前來與他們談判,隻是沒有想到使者前來的速度竟然這麼快。
看來,這燕國,還是有錢啊。
“因為李牧将軍!”二人心中明白,若不是李牧帶領他們打了一場勝仗,燕國便不會如同驚弓之鳥,即刻前來談判的。